脚冷是什么原因冬天脚冷只需一个动作就可暖

 很多人一到冬天,脚就是冰冷的,不管怎么做就是暖和不了多久。今天菜谱网小编就带你来了解了解脚冷的原因及相关的治疗方法。

  手脚冰凉原因

  西医解释:循环障碍

  1、心脏衰弱,无法使血液供应到身体末梢部位。

  2、贫血:循环血量不足或血红素和红血球偏低。

  3、人体血管收缩、血液回流能力就会减弱,使得手脚特别是指尖部分血液循环不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末梢循环不良”。

 中医:阳气不足

  中医认为,手脚冰凉是一种“闭症”,所谓“闭”即是不通,受到天气转凉或身体受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肝脉受寒,肝脏的造血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肾脏阳气不足,肢体冷凉,手脚发红或发白,甚至出现疼痛的感觉。

  问题交点:血管堵塞,导致气血运行不畅。

  解决方案:运动加快血液循环速度运动升阳

  科学证明,最实用的动作,往往是最简单的!

 踮脚!对,你没看错,就这个动作,解决你的问题。

  踮脚跟是上天赐给懒人们最简单、最有效的保健方法,它在给人带来健康的同时,也带来了幸福。有一首歌唱得好——“如果感到幸福你就跺跺脚”!

  动能生阳,踮脚跟,能实现你的健身梦。懂医学的朋友都知道,四逆汤是三阴通用的方子,是一个温里之方、壮火之方,也是一个回阳救逆之方。而小小的踮脚跟运动,有时候它的功效完全可以抵得上服四逆汤。

  其实,踮脚跟在古代就早已被运用,原称“敦踵法”,新出土的西汉初期的《引书》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记载。

  《养性延命录*导引按摩》中亦有“握固不息,敦踵三还”的功法。“敦”亦作“顿”,即顿足跟,也就是我们说的踮脚跟,有利于排泄胸中的积闷之气。如果你在单位里受了老板的气,可以回到家后踮踮脚跟,心情就会在这一起一落中变得平和了。

  具有年悠久历史的导引养生术八段锦,其最后一势动作名为“背后七颠百病消”。这个动作也正是通过踮脚跟的方式,刺激肾经系统,诱发全身震荡,柔和地按摩五脏六腑,从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1、补助肾气

  脚跟与人体的肾经关系密切,而踮脚跟实际上是刺激了肾经穴位。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斜行于足心涌泉穴,沿足跟部上行,最终属肾络膀胱。

  人过了30岁后肾气就变得虚弱,肾阳不足,往往有怕冷畏寒、足跟冷痛、下肢浮肿等症状,踮脚跟就可以补助肾气,以促进肾气的通阳气化作用。在寒冷的冬天里,经常踮踮脚跟,就是非常好的扶阳大法。

  2、防治中风

  现在的人工作压力增大,人际关系紧张,处处赶时间,人人拼工作,哪个不是虚火上炎,哪个不是阳气上浮,这样的人最容易中风。中医认为,凡中风皆是真阳衰损的阴盛阳虚证候,脑溢血就是“阴盛格阳”导致的阳气上冲的症状。

  3、治小便不畅

  小便不畅,在西医里多见于前列腺肥大、前列腺炎等。从中医角度来说,是由于膀胱气化不利所造成的,脚跟外侧即是膀胱经所循行之处,如果坚持踮脚跟或用脚外侧走走路,就可以健运膀胱,使小便通畅起来。

  4、缓解压力

  根据全息定位理论,脚跟与大脑也有很密切的关系。经常踮脚跟,可以有效改善脑部的气血循环。

  对于那些工作压力大、经常用脑的男性朋友来说,趁休息的时间,一边踮脚后跟,一边进行深呼吸,可以让大脑马上充满活力,而且能缓解紧张的精神压力。

  可以说,踮脚跟是藏在你脚下的神医疗法,且它的方法非常简单:做此动作时,保持身体立正的姿势,两脚并拢,双手放在身体两侧;然后慢慢踮起脚尖,百会虚领,用脚趾紧紧抓住地面;将重心从脚尖落到前脚掌,放松身体;最后做自由落体运动,让脚跟轻撞地面,引发柔和的震荡,沿两腿上传到上半身。当你踮过几次后,就会感觉全身舒畅,回味无穷。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jt.com/wacs/10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