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时节调阴阳,女人如花男士壮
节气:春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春分,古代称为“日中”“昼夜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每年公历大约在3月20日左右。古人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这一天昼夜时间趋近等同,也是春季的平分日,同时是一年冷天和热天的分界点。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随着时间推移,北半球的白天会越来越长,各地气温逐渐回升,大部分地区的越冬作物进入生长阶段,繁花似锦,生机勃勃。
根据“天人相应”的中医养生智慧,春分节气是调和阴阳、养生保健的黄金时节。阴阳相对平衡是人体健康不生病的关键。《素问·至真要大论》:“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和“寒暑”,所以人们此时可借自然界的东风来通过锻炼和中医保健恢复自身的阴阳平衡状态。保持人体阴阳平衡,在精神、饮食、起居、自我保健和用药等方面的调摄都至关重要。小编教给各位朋友简单实用的几招:
春分
1多食花,促生发
古人云:“春吃花,夏吃瓜”。春分季节,建议多食一些药食同源的植物花类。比如槐花炒鸡蛋、蒜蓉西蓝花等,玫瑰花、菊花、迎春花、茉莉花等泡茶,可以疏通人体气机,促进人体阳气生发,活血通络、清热凉血,而气机的通畅,则使代谢旺盛、生命原动力充沛、阴阳趋于平衡的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2揉腹摩腰,平衡阴阳
春分之时天地阴阳平衡,人体若欲保持阴阳平衡,要多揉腹摩腰。中焦是调节寒热、阴阳、气血平衡的中转点,而腰部是人体的中枢,也是肾府,是人体阳气所在。通过揉腹疏通中焦,对失眠、小腹寒凉、胃胀、便秘、乏力、湿气重等症状具有改善作用;爱生气的人在春分时节多揉揉肚子,疏通中焦,有助排出体内浊气,恢复身体气血调和状态。通过摩腰,可以补肾壮腰,温补全身阳气。
具体方法:揉腹:双手交替自上而下反复从胃部的顶端推至小腹肚脐下,如果在推按时感觉到硬结就多揉一揉,听到腹内鸣声阵阵则更要坚持。如果能按至排气,脚下出汗则最佳。摩腰:然后双手叉腰一手一侧,一手顺时针,一手逆时针摩擦5分钟,使局部微微发热;然后两手交换方向摩擦5分钟。
图片来源于网络3拍打肘窝,平衡寒热
人体在经过整个冬天的进食、调补和修养,体内积累的火热之气也随着春天阳气的升发向外散发,心烦心热、口腔溃疡、失眠多梦,这都是火热之气向外宣发的表现。
肘窝内分别有肺经、心包经和心经这三条经脉通过,春分时节借大自然发陈之际多拍打肘窝,有助于排出心肺的火气和体内蓄积的毒素。
具体方法:首先,手掌放松,用力且有节奏地拍打对侧肘窝,连续拍打5-10分钟。先左再右,每周拍打1次,能帮助心肺气血运行,释放火热之邪。
图片来源于网络4艾灸任督,通调阴阳
“任脉者,阴脉之海;督脉者,阳脉之海”。对任督两脉的艾灸,是调和、平衡阴阳的根本之法。选用穴位:膻中、中脘、气海、关元;大椎、至阳、命门。
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正坐或仰卧位,在人体的胸部人体正中线上,两乳头之间连线的中点,平第4肋间,按压有酸胀感。在上腹部,正中线上,胸骨下端和肚脐连接线中点(肚脐向上4寸)。心口窝到肚脐眼中央,距离肚脐上方约六指横宽的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1.5寸。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气海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可采用仰卧位,关元穴位于下腹,在前方中线上,肚脐低3寸时就是这个点(从肚脐到耻骨上部画一条线,把这条线分成五等分,从肚脐往下五分之三)。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坐位,在颈背交界处椎骨的最高点即为第7颈椎,它的下缘凹陷处即为本穴。
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位于背部,两侧肩胛下角连线,与后正中线相交处向上推4个椎体,下缘凹陷处即是。
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坐位,在腰部,两髂前上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点处为第4腰椎棘突,再向上数2个椎体,在其棘突下缘之凹陷处。
科室简介
河南中医院针灸科是我院建院之初即成立的两个科室之一,是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河南第一分中心。科室包括针灸科、理疗科、疼痛门诊三部分,设有肥胖调脂、疲劳失眠、颈肩腰腿疼痛、畏寒怕冷、瘫证一(面瘫)、瘫证二(中风、截瘫)、乳腺病特色疗法、微针平痘消斑减皱8个专病门诊,设置床位66张。
科室建科60余年来一直坚持继承发展创新中医特色疗法的道路,形成了一支凝聚力强、人员结构合理的学科队伍,其中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4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2名、康复治疗师1名,研究生导师1名,博士3名、硕士6名。学科带头人赵俐黎主任医师,师从针灸泰斗石学敏院士、帖亚林等多位大师,传承石氏中风单元疗法、醒脑开窍针法、帖氏飞针等针灸经验,带领科室职工不断发掘完善创新中医传统技术,逐步提出并完善了“赵氏平衡针刺疗法”、“赵氏三维立体减肥疗法”、火龙灸治未病及太极阴阳罐法干预亚健康等学术思想,在国内外有较强的影响力,深受专家、学者及患者的好评。
特色疗法,业精术专
1.“冬病夏治”:科室开展40余年,是全国冬病夏治的标杆科室之一,系统完善、发展了冬病夏治的理论,拓展了治疗范围和治疗方法。
2.“太极阴阳罐法”:赵俐黎团队独创,入选国家“治未病服务适宜技术”名录,集音乐、太极、闪罐、留罐、走罐、手法、精油等于一体,疗效显著、适用性强,在全省中医技术比武中荣获“第一名”,并入选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治未病分会“治未病服务适宜技术”。
3.“火龙灸”:赵俐黎团队经过古代皇宫秘术挖掘、开发古代医术,继承创新,拓古成型,曾被中央电视台4套“中华医药”栏目做了专题报道,并已成功举办了7期火龙灸国家级继续教育专题培训班。
特色灸法:包括“督灸”、“归元灸”、“温筋通痹灸”、“温肾固本灸”等,科室规范拓展隔物灸法,极大的提高了临床疗效。
其他传统疗法1.针刺:包括毫针、电针、温针、头针、埋针、耳针、体针、腹针、火针、筋骨针、指针、水针、梅花针、三棱针、腕踝针、锨针等;2.灸法:包括艾柱灸、艾卷灸、艾箱灸、温针灸、隔物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子饼灸)等;
3.拔罐疗法:包括留罐、闪罐、平衡罐、走罐、刺血拔罐、太极阴阳罐法、药罐等;
4.穴位贴敷疗法:科室研制的“外敷止嗽散”、“寒痹通”、“温胃散”等广泛应用于临床。5.物理疗法:科室拥有多项先进理疗设备,安全、可靠、高效、无痛、无毒副作用,可以治疗多种疼痛性疾病、炎性疾病、神经性疾病。在传统物理治疗方法的基础上,科室通过几代人的研究实践形成多种中药导入技术,作用直接,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不损伤机体。6.其他疗法:自血疗法、小针刀、水针刀、穴位埋线(针)、经络导引排毒、推拿药摩疗法、耳穴压豆、刮痧、捏脊等。
优势病种,疗效卓越,安全绿色1.疼痛性疾病:颈肩腰腿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膝骨关节炎、肩周炎、落枕、颞颌关节炎、带状疱疹神经痛、牙痛、三叉神经痛、咽喉肿痛、腱鞘炎、痛风、癌性疼痛等;2.神经系统疾病:面瘫、偏瘫、眩晕、头痛、耳鸣、截瘫、痴呆、神经损伤、神经衰弱等;3.代谢性疾病:肥胖症、高脂血症、脂肪肝、高粘血症、高血压病、代谢综合征等;4.乳房疾病:乳腺增生、产后缺乳、断奶回乳、乳房下垂、男性乳房异常发育等;5.亚健康状态调理:怕冷、失眠、乏力、体虚、抑郁、焦虑等;6.消化系统疾病:胃痛、便秘、腹泻、呕吐、打嗝等;7.皮肤性疾病:痤疮、黄褐斑、黑痣、扁平疣、老年斑、皮肤赘生物、带状疱疹、皮肤溃疡、神经性皮炎等;8.妇产疾病:产后病(风湿、怕冷、出汗)、宫寒症、痛经、不孕、月经不调、卵泡不破及各种妇科炎症;9.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反复感冒、咳嗽、哮喘、咽炎、鼻炎、打鼾、肺炎等;10.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律失常等;11.肿瘤性疾病:因肿瘤引起的白细胞低下、免疫力低下、乏力消瘦、疼痛等;12.各类炎症:麦粒肿、前列腺炎(增生)、丹毒、术后粘连、术后瘢痕、扁桃体炎、注射性硬结等;13.儿童疾病:小儿多动症、小儿消化不良、遗尿、发育迟缓、秽语症、小儿脑瘫、小儿麻痹后遗症等。
咨询,-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