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小伙深夜痛哭明明泪腺还在,是谁剥夺
深夜11点,一男子去餐厅点了份炒饭和啤酒,在跟家人打电话的时候,突然情绪奔溃泪流不止,可又怕电话那头的家人发现,不敢哭出声。
这位男子是一名95后的程序员,最近每天都要加班到夜里2点才能休息,5点又要起来上班,餐厅厨师看到了这一幕,用一根火腿肠和两个鸡蛋,做了个“分”造型的爱心餐送给这位小伙子,在厨师的安抚下,他的情绪才渐渐有了好转。
这就是成年人,平日里可以刀枪不入,被领导指着鼻子骂也微笑面对,然而在某一时刻,却会因为别人的一句安慰,让自己内心的高墙土崩瓦解。
成年人有成年人的难处,不能哭、不能穷、不能说不行,有时候工作和责任已经压的自己喘不过气,却还要和自己再较上那么一点劲,咬着牙前行。
01
“成年人”这三个字真的意味着太多,它可以是沉稳、担当和实力,当然,在更多的时候,特别是在真正的成年人眼里,它也可以是喘不过气的重压、必须面对的生活成本,以及时刻都会爆发,但却不得不选择隐忍的情绪。
“因为你是成年人,你就应该完美的处理人际关系”
“你是个成年人了,你就应该自己消化情绪”
“一个成年人,这点压力你都接受不了吗?”
......
我们都活在太多的约定俗成里,因此也太习惯于用一些所谓的“标准”来衡量和解读他人。
曾几何时,我们把那些被生活打败的人归类为失败者,可是当有一天自己面对重压的时候才知道,崩溃就是发生在一瞬间的事,我们根本不知道会被哪一根稻草压垮。
或许有一句话最能反映很多当下成年人的状态:成年人的崩溃不在于放弃坚持,反而是因为坚持的太久了。
成年人的每一次流泪,都是一次彻底的压力释放,我们的情绪始终都在绷着,始终都处在一个即将爆发的临界点上,还有什么比这更加折磨呢?
如果可以,我希望每一位身背巨大压力的成年人,都能做一次那个95后的程序员,别忘记,你还有哭的权力,你还需要痛快的大哭一场,宣泄自己的压力。
02
提到心理疏导,很多人会感觉矫情,面对压力和负面情绪,大多数人都选择硬抗,或者视而不见。
很多时候,如果我们能正视自己的压力和情绪,你就会发现,很多的负面情绪和压力,都来源于我们自己“想太多”。
我的朋友小唐,一次因在工作上出现了失误,被领导痛批了一顿,这之后,小唐就开始厌恶上班,处理工作也变得小心翼翼,看到领导更是大气都不敢喘。
渐渐的,小唐感觉自己的工作能力不行,工作不仅不顺,领导对自己也很有意见,直到公司团建,喝了点酒的小唐终于跟领导说出了他心里的不满,更是请求领导以后能给自己机会,不要因为一次失误,就全盘否定自己。
小唐的话听的领导一头雾水,其实领导对于小唐之前犯的错根本没放在心上,出现问题处理了就好,更别说什么对小唐有意见,反而因为最近小唐的严谨,领导很肯定他近期的工作。
近期工作的不顺,都是因为小唐过于紧张造成的,因为一次的失误,小唐就乱了阵脚,变得草木皆兵,哪怕领导只是在跟别人闲聊,小唐都会感觉是在说他的问题。
一次的小失误和近期的顺遂,其实完全是两件不同的事,真的不必耿耿于怀,因为一次的失误而否定自己也很没有必要,一次的失败,不能代表一辈子的失败,失意和得意都只是暂时的,很多时候,并不是外界的环境和人给了自己压力,更多是因为自己“想太多”。
03
好莱坞影星莱昂纳多,19岁成名,奥斯卡陪跑多年,直到40岁才获得奥斯卡小金人,这21年间,他也曾焦虑迷茫,但他始终没有忘记继续雕琢演技,最终捧得小金人,努力和等待没有被辜负。
中国有一句话叫:“出名要趁早”,正是这句话,让很多人,陷入了无止境的焦虑中。
看着网络上靠着直播、靠着副业赚钱买房买车的小年轻,我们感到很焦虑,出名要趁早,我们早已经过了“早”的年龄,精力、体力都已大不如从前,好像做什么都来不及。
“焦虑”很煎熬,它像是个泥潭,苦苦挣扎,越着急摆脱,就越觉得焦虑,可其实“着急”本身就会让人感到焦虑。
做一个“长期主义者”更会让人感到幸福,比如你想要一个好结果,越是着急就会越难以实现,这时候,你可以尝试慢下来,着重脚下。
路要一步一步走,饭要一口一口吃,成功也要一点一点去积累,慢下来你会发现,每个小的成功都会让自己喜悦,目标也变得越来越清晰。
年少出名的人毕竟少数,相比“出名要趁早”我更喜欢大器晚成和厚积薄发,因为经得住时间的打磨,手里的成功更让人踏实。
时代赋予每个人使命与责任,有的人的责任是“年少成名”有的人是“厚积薄发”,如果你现在还没有得到好的结果,那说明你就是那个厚积薄发的人。
一路走来可能会崎岖辛苦,需要宣泄的时候就尽情宣泄,努力向上的人不会被嘲笑,踏实的走好每一步,剩下的交给时间,总有一天,你努力留下的汗水上会开出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