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怎么办

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发作一般多起病急骤,常于午夜足痛惊醒,其疼痛性质呈刀割、被咬样,关节及周围组织红、肿、热、痛。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且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肥胖、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急性发作常常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而其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常常导致骨和软骨的破坏,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规范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1一般治疗

1.1卧床休息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时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以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另外还需关节制动,注意保暖。一般应休息72h至关节疼痛缓解后才可开始活动。

1.2去除诱因、碱化尿液受累、受伤、受寒、暴饮暴食及情绪波动是诱发急性痛风发作的重要诱因,去除诱发因素,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对此病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认识。同时碱化尿液,使患者尿液pH最好保持在6.5~6.8,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尿酸结晶,而且可使已形成的尿酸盐结石溶解。服用碳酸氢钠需注意的是,在服用过程中要复查尿液pH,尿液pH>7.0易形成草酸钙及其他类结石。可每日给予碳酸氢钠(小苏打)3g,分3次口服。

1.3饮食治疗人体内尿酸由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种来源,外源性约占20%。控制饮食中的嘌呤含量,以减少外源性嘌呤的来源,饮食治疗是痛风治疗的基础疗法。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在痛风管理指南饮食建议中把食物分为避免食用、限制食用、鼓励食用三类,避免食用是富含嘌呤的动物内脏、果糖含量高的甜食、饮料和汽水,痛风发作期间要避免饮酒,非发作期间也要严格限酒;限制食用牛肉、羊肉、猪肉、嘌呤含量高的海鲜(沙丁鱼和贝壳类),食盐和啤酒;鼓励食用的是低脂乳类和蔬菜、水果。正确饮食有利于急性痛风患者的治疗,避免急性发作期的延长;减少抗尿酸药的应用,从而减少其不良反应。

2.药物治疗

2.1镇痛抗炎药物

急性痛风发作24h内开始药物治疗,用药方案要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累及关节的部位及数量而变化。对于慢性痛风患者,降尿酸药物需要持续服用,非甾体消炎药(NSAIDs)、糖皮质激素和秋水仙碱是痛风急性发作期的一线推荐用药。

2.2控制血尿酸水平

凡是每年发作两次以上的急性痛风患者,在间歇期开始用降尿酸药物治疗最为经济、合理。此外,痛风石痛风、影像学显示侵蚀性关节炎、尿酸性肾病(尿酸盐肾病、尿酸性肾病和尿酸结石)的患者都要降尿酸治疗。对于急性发作的痛风患者应用NSAID等控制症状治疗2~3周后才开始加降尿酸药治疗,已服用降尿酸药者出现急性痛风发作时不必停药。治疗目标是将血尿酸降至μmol/L以下,降至.5μmol/L最为理想。目前常用药物有别嘌醇和非布司他。

来源:.医学综述..20(21):-.

陈氏苗药“风痛散”

祖传秘方 特效苗药

风痛散

苗药

陈氏风痛散简介

陈氏风痛散为贵州黔东南凯里苗族陈氏祖传秘方,主治由风寒湿热痹症。此方在民间苗寨使用数百年,治愈患者万计。据近十年临床统计,对痛风、风湿、类风湿、产后风、关节炎、肩周炎等疾病总有效率98%,治愈率90%。同时,对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腰颈椎等疾病也有明显疗效。

相传在公元前十一世纪,苗族祖先为躲避战乱追杀,其首领率族人逃至贵州黔东南崇山峻岭蜗居。由于地处荒僻,瘴湿之气肆虐,苗族人常年背篓负重,周身劳顿,故风湿之症和椎骨之疾多发。苗族先人遍尝百虫干草,择其质性,遂成此方。

陈氏风痛散说明

  强肾壮督,祛痹通络,搜风剔寒,消肿止痛。主治痛风、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产后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增生、腰颈椎病。适用病症如四肢关节肿胀灼热,手足疼痛拘挛、僵硬麻木、屈伸不利。尤其是对痛风石引起的关节结晶体疗效显著。

  每日饭后用温开水送服。轻者每日一次,重者前一周早晚餐后各一包(约4克)。

高血压、胃溃疡患者慎用。严重心脏病患者、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服药期间忌酒、辛辣物,不吃或者少吃嘌呤的食物,如:海鲜类、动物内脏、豆制品及羊汤









































北京中科医院曝光
甲氧补骨脂素洗剂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jt.com/wacs/7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