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眼红,可能是有肺热老眨眼,可能是脾
孩子有眼疾试试辨证施治
□记者常辉
很多人一想到眼科,就会想到眼药水、手术,很少人会联想到中草药、针灸,实际上,中医从宋代开始就有眼科,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积存了大量的中医眼科理论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对眼病的治疗有其独到之处。“其实绝大多数眼病早期是不需要手术的,中医中药、针灸、外敷等方法可以解决很多眼药水解决不了的问题。”河南中医院(原河南医院)眼科主任赵辉说,“特别是一些儿童的眼病。有人说,孩子的常见病不外乎两部分,一个是呼吸系统,一个是消化系统,确实如此,眼病可能不仅仅是眼上的事儿,可能跟呼吸道感染、食积有关,所以往往只靠消炎、抗病毒的眼药水效果不理想,如果配合中医辨证的治疗方法,调理全身,见效很快。”
A
中医眼科的“五轮学说”,五轮辨证治眼病
近代眼科名家张望之在《眼科探骊》中创制五轮主方,并随病证进行加减,进一步完善了中医眼科的“五轮学说”,形成了五轮学说的理、法、方、药完整的辨证理论。
“所谓五轮,就是指眼部的五个部位。五轮学说是根据眼与脏腑密切相关的理论,将眼局部由外至内分为眼睑、两眦、白睛、黑睛和瞳神等五个部分,分属五脏,分别命名为肉轮、血轮、气轮、风轮、水轮,借以说明眼的解剖、生理、病理及其与脏腑的关系,用于指导中医眼科临床辨证的一种学说。五轮学说通俗一点说,就是眼睛的五个部位对应了中医里的五脏,问题出现在哪个部位,提示那个脏腑出了问题。其中眼睑属于肉轮,归属脾胃。白眼珠属于气轮,归属肺。内眼角属于血轮,归属心。黑眼珠(就是我们常说的角膜)属于风轮,归属肝。而瞳孔属于水轮,归属肾。我们最常见的孩子感冒以后眼睛红,就是因为气轮与肺有关,我们就要在治疗眼睛的同时清肺热,而另一个常见的角膜炎则在治疗角膜的同时清肝胆的火。”赵辉主任解释说。
接着,她又为我们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儿童眼病。
B
经常长麦粒肿,可能是脾胃积热
琪琪是个两岁的男孩儿,长得白白胖胖挺壮实,不久前家人发现他的眼睛上长了个小颗粒,医院看,医生说是麦粒肿,给开了点儿眼药,点点效果不好,后来化脓了,只好去做了切除,可是切了没多久,又开始长了。“此起彼伏没完没了的,也不能长了就去切啊。”家长很无奈。“麦粒肿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长针眼了,现在在孩子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根据五轮学说,麦粒肿长在眼睑上,与脾胃有关。问问经常长麦粒肿的孩子,通常有吃饭不好、挑食、大便干等消化系统的问题,民间经验会说长麦粒肿是上火了,确实如此,但这个火是胃火,而不是肝火或心火,所以降火也要辨证,这是食积、消化不良引起的脾胃积热,要消积健脾,清热消肿,散结。调整孩子的饮食结构,不然即使切了也会再长。我们使用中医中药,但不局限于中医,比如对于一些急性炎症,我们也用眼药水来消炎,中西医结合,标本兼治,效果更好,也不容易复发,否则只对症治疗,病因没有去除,疾病就容易反复发作,要治病求本。”赵辉说。
另外,赵辉还提醒家长,孩子老眨眼也可能是脾胃失调的表现,孩子爱眨眼跟用眼过度有关,特别是现在的孩子,既要兼顾学业,还花很多时间在游戏、手机上,所以运动量减少,跑动少了,脾胃的运化功能就差,脾胃受损,脾虚肝旺,气血津液不能濡养目珠。就会表现在眼睛上,比如经常眨眼就是表现之一。当然,另一种儿科疾病抽动症的主要症状也是眨眼,要注意区分,抽动症除了眨眼之外,还会表现出频繁的撇嘴、皱眉等其他症状。
C
眼屎多、发黄、黏,可能是新生儿泪囊炎
赵辉介绍说,新生儿泪囊炎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小儿眼病。
“在眼睛和鼻腔之间是一个通道,我们称之为泪道,这个通道中间有一层膜,孩子出生后,如果大声哭泣,眼泪的冲刷和来自呼吸的压力会把这层膜冲破,通道才能打通。所以很多家长说我的孩子很乖都不哭,其实哭是好的,是婴幼儿的一种运动形式,经常不哭对孩子是不利的,不但不利于肺的健康,也不利于眼睛的健康。如果孩子经常不哭,眼睛的分泌物就没有出路,只能堆积在内眼角,时间久了如果那层膜还不破,就会出现感染。家长如果发现孩子眼屎多,按压孩子的内眼角,会挤出一些分泌物,颜色黄白,比较黏稠,经常出现这种情况,就要去给孩子做泪道的冲洗检查和探通,过了满月以后就可以治疗,治疗很简单,不要拖延,以免引起眼部感染,宝宝受罪。还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适量给宝宝喝一些桑叶、菊花水等。
D
孩子弱视最好在7岁前治疗
中医治疗眼病不仅包括中药,也包括针灸、药物外敷等多种外治方法,赵辉提到,中医的这些外治法在治疗儿童弱视方面有独到之处。
“孩子出生的时候都是远视眼,随着眼球发育逐渐变圆,视力开始趋于正常,所以孩子视力的衡量标准与成年人不同,但不能因此掉以轻心,认为孩子视力差一点是正常的,长大就好了。孩子有孩子的标准,比如说,孩子在五岁的时候正常视力应该是0.5,稍微有点偏差是正常的,如果视力只有0.2,那就不正常了。”赵辉提醒家长注意,如果孩子出现原因不明的视力下降,或者持续观察(三个月查一次),视力与正常值一直偏差比较大,就要考虑弱视的可能,医院检查。
赵辉还提醒,幼儿园或者学校的常规视力检查只是简单、常规的检查,只能起到简单的提醒作用,一旦有眼部疾病的苗头,医院进行视力检查、验光等,才能更早地查找到病因。“医院独有的院内制剂‘增视益明丸’就是专门针对儿童屈光问题的一种中成药,另外,我们还会配合针灸等方法治疗,眼部周围有很多穴位,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可以起到明目增视的效果。需要强调的是,儿童弱视在7岁前是最佳治疗时期,因为视细胞是随着孩子的发育不断发育、完善的,在这个过程中修正起来就比较容易,一旦发育完成,再调整起来困难就比较大了。”赵辉主任说。
专家名片
赵辉女,年1月出生。年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医疗系,现就职于河南中医院眼科,任眼科主任,主任医师。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四届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郑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医师协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从事眼科临床及教学工作30余年。年赴日本浜松医科大学任眼科客座研究员,主攻视网膜疾病、25G玻璃体手术。
擅长——
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疑难眼底病,眼底出血、黄斑疾病、视神经视网膜疾病、单孢病毒性角膜炎、白内障、眼外伤等。有着丰富的眼科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运用中医眼科理论治疗角膜炎、干眼症,青光眼、眼底出血,黄斑变性﹑视神经萎缩等眼病。擅长上睑下垂、斜视矫正术,翼状胬肉切除术加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巩膜加固手术,视网膜复位手术,泪道手术,眼外伤异物取出术,青光眼手术,白内障人晶体植入等手术。从事教学工作为中医五官本科专业学生和研究生讲授西医眼科学和中医眼科学,指导研究生学业及临床工作。
发表论文20余篇。
坐诊时间:周二全天,周三、周六上午,周五下午。
诊室:新门诊楼A区10层1诊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