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粒肿如何拔罐治疗
冬天很多人爱吃火锅,喝点小酒。虽然当时解了口馋,往往第二天就会发现眼睑上有个小疙,临床上称为麦粒肿。下面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麦粒肿如何拔罐治疗。
麦粒肿俗称“偷针眼”,是眼睑腺体受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急性化脓性炎症。麦粒肿分内、外两种。睫毛毛囊周围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外麦粒肿;睑板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称内麦粒肿。临床症状为:初期眼睑痛痒,睫毛毛囊根部皮肤红肿,有状如麦粒硬结,睑缘有水肿;继则红肿热痛加剧,拒按;轻者数日消散,重者化脓破溃,排脓后自愈。一般分为风热外袭、热毒上攻2型。
一、风热外袭
(一)症状
发病初期,眼皮患处红肿痒痛,触碰患处有硬结,有压痛,或伴怕风,发热,周身不适,头痛等。
(二)治法
(1)选穴:太阳、风门、肺俞、外关、合谷。
(2)定位: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
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
肺俞: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合谷: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外关: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3)拔罐方法 太阳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即可。风门、肺俞采用刺络拔罐法,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有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度。余穴用单纯拔罐法,留罐10分钟,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二、热毒上攻
(一)症状
眼睑红肿,灼热疼痛,硬结肿大,不敢触摸,外眦部的麦粒肿可引起球结膜水肿,甚至突出于睑裂之外。多伴有口渴喜饮,大便干、小便黄等。
(二)治法
(1)选穴:太阳、耳尖、大椎、曲池。
(2)定位:太阳: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1寸的凹陷中。
耳尖:折耳向前,耳廓上方的尖端处。
大椎:在背部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曲池:在肘横纹的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3)拔罐方法太阳、耳尖两穴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出血量以2~3毫升为宜,大椎、曲池两穴用梅花针轻叩刺,以皮肤微微出血为度,之后拔罐,以有较多血点冒出皮肤为度。每日1次,3次为1疗程。
三、注意事项
(1)本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效果较好;患处切勿用手挤弄,防止炎症扩散引发其他部位的疾病。
(2)治疗期间注意饮食调节,食物宜清淡,忌食辛辣有刺激性的食物,戒除烟酒,多休息。
(3)平素应注意眼部卫生,增强体质,防止发病。
回复“减肥”,查看拔罐减肥方法;回复“罐印”,查看拔罐后罐印代表什么;回复“水泡”,查看拔罐出现水泡的5大原因;回复“注意事项”,查看拔罐的注意事项。
注:文章来自网络,本文内容仅为普及中医常识,不做为处方,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本平台致力于好文分享,并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