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麦粒的旅行,让小记者们开了眼
10月22日,晨报花季小记者来到位于乌市碱泉街的磨坊&厨房观看石磨面粉工艺,亲手做豆沙糕点。
(小记者观察石磨)
一进入磨坊&厨房,小记者们的注意力便被不断转动的两个大石磨吸引了,据磨坊&厨房的原师傅介绍,这两个石磨通过不断的研磨将麦粒磨成面粉,过大的麦粒会通过透明管道转移到第一道石磨重新研磨,直到磨成细腻的面粉。
(袁师傅向小记者和家长展示南瓜面粉)
“老师,这个两种面条为什么颜色不一样?”小记者们指着柜台里一黑一黄的两种面条问道。
这是磨坊&厨房通过自主创新技术,把去掉麸皮的麦芽浸入不同的蔬菜汁,使麦芽充分吸收蔬菜的营养,然后再焙干磨成面粉,比如,看起来颜色较黑的面就是由浸入了芹菜汁的麦芽而得的,而黄色的这把面则吸收了南瓜汁的颜色,这样的面对不能摄入粗纤维的老人或不爱吃菜的小朋友都是很方便容易的营养补充,而小记者今天做糕点的面团就是用的南瓜面粉。
(小记者坐在桌前等待面点师分发做糕点的原材料)
开始做糕点了!小记者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着,面点师首先将面团捏成一个“小碗”,然后将豆沙揉成团放进去包成一个小包子,然后再把“小包子”放入模具,用力一压,倒出来,一个栩栩如生的“寿桃”就做好了!在面点师的指导下,才过了一会儿小记者们年前的盘子就被成型的糕点占了一半。
(小记者杨维兴正在做糕点)
20分钟后,小记者们的劳动成果依次出炉,伴随着喷香的糕点和小记者们的笑脸,这次小记者活动圆满结束。
记者看到同样的模具和食材,有的有的小记者做的是豆沙夹心圣诞树,有的是豆沙馅圣诞树饼,有的小记者给“机器猫”用豆沙做了一双眼睛,有的则给“小太阳”点缀了一张笑脸。
小记者杨维兴说:“我今天是第一次做糕点,感觉和做饼干很不一样,模具要先撒一点面粉才能放入面饼,不然就倒不出来了。”
小记者江翊萌的妈妈说:“孩子平时做事慢吞吞的,今天做糕点却做的这么好,还是应该让她多出来锻炼锻炼。”先做好的小记者把半成品糕点交给面点师进行刷油烘焙,自己则迫不及待的跑到烘焙区的玻璃前观看烘焙过程。
文/晨报花季记者商云婷
编辑/卿薇
白斑病北京有白癜风专科医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