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一个23岁女孩,身上有3万多个针眼,
-漯河小城生活,精彩您的漯河生活-
艾梦迪今年23岁,家住召陵区双汇路化建楼。十多年前,一家四口人,父母都是农村人,通过考学参加工作的,父亲在一家公司上班,母亲在银行工作,虽然条件一般,但一家人幸福和睦,其乐融融。自从上小学时,艾梦迪被检查出患了难治疗的慢性病,家里就像天塌了一样,陷入了困境。
上小学二年级时,艾梦迪突然被查出患上了一种很罕见的慢性终身疾病(I型糖尿病),且终身不可治愈,需要每次餐前注射胰岛素来维持生命。父亲艾晓亚一下子苍老了很多,每天忧心重重,为了能给艾梦迪多挣一点医疗费,开始了没日没夜的劳作。母亲杨叔惠为了她辞掉了银行的工作,换回一些钱,带着她开始踏上了寻医问药的艰辛之路。
12月7日上午,艾梦迪在市二院进行透析时告诉记者,许昌、郑州,再到北京、医院,每一次父母都是带着希望而去泪眼而归,高昂的医疗费换来的最终结果是:不可治愈,只能每天注射2-3次胰岛素来维持生命。“当时,年幼的我并不知道患上这种病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妈妈每天吃饭前含着泪安抚着我的情绪给我打针。有时我为了不想打针就骗妈妈说:‘妈妈我不饿,我不吃饭啦。’但旁边早已心碎的爸妈就抱着我、抚摸着我默默流泪。”艾梦迪说。
人们常说:有啥都好就别有病,没啥都中就别没钱。偏偏没钱和患病这两样都让艾梦迪家赶上了。本该有着花季一样的年华,却被无情的尿毒症折磨着,艾梦迪无奈又无助。
三年前,艾梦迪出现了全身浮肿,医院、郑大一附院又被确诊为尿毒症及心功能不全,做了肾穿刺、造瘘手术进行透析,每周要三次(每次透析费用需要元左右),否则随时就有生命危险。
昂贵的医疗费,不断上涨的物价,时不时地要住院治病,早已使艾梦迪家家徒四壁、穷困潦倒。“我知道父母为了这个家,为了我一直在默默坚守着,承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和压力,父母拼命打工挣钱来坚守这个家,呵护着我这个累赘,有时望着憔悴苍老的二老,我的心很痛,我真想绝世而去。”
艾梦迪说,她知道这种病的花费,更知道这种病有多么难治,多年来父母的精神已受不了了,也承受不起庞大的医疗费。“我现在长大了,不想再拖累父母,于是我就用拒绝做手术、不想透析来抗拒,并且含着泪告诉他们‘我不想再治啦,让我去吧,省点钱,还有乡下的爷奶需要照顾,还有我那懂事的小妹要读书,你们也吃点好的、穿件像样的衣服吧,为了我你们已经付出的太多太多,你们太难了!’但是父母并没放弃,反过来劝我:再难我们这么多年不都过来了,车到山前必有路,你放心只要爹娘在你就没事,我们就有一个完整的家,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要相信明天会更好……”
“我真正懂得了父爱如山,母爱似海的伟大,凭着对生命的渴望,为了父母说的‘有一个完整的家‘,我又开始接受一周三次的透析治疗,每天强忍病痛大针小针往身体上扎,这么多年,我身上有3万多个针眼,做过无数次大、小手术。看到我的家被我拖累在风雨飘摇之中,有时候我感觉自己非常自私。但同时,我又整日里生活在无限的恐惧之中,既期盼早点离开世界,少拖累家里,又害怕离开家人、离开这美好世界的那一天。“艾梦迪无奈又矛盾地活着,眼泪擦了又擦。
艾梦迪的父亲艾晓亚告诉记者,无论怎样,家里都不会放弃对梦迪的治疗,有了她,家里才是完整的。
希望大家帮助这个家庭度过难关!
漯河日报全媒体记者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