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分章节复习中级24

第二十四章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免疫检测

一、A1

1、可作为SLE特异性标志的自身抗体是()。

A、抗ssDNA抗体和ANA

B、抗dsDNA抗体和ANA

C、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

D、抗DNP抗体和ANA

E、抗SS-A抗体和抗核蛋白抗体

2、产生TNF-β的细胞是()。

A、T细胞

B、B细胞

C、NK细胞

D、单核巨噬细胞

E、血管内皮细胞

3、交感性眼炎的发生机制是()。

A、隐蔽抗原释放

B、自身组织改变

C、共同抗原诱导

D、先天易感性

E、同种异型抗原诱导

二、A2

1、32岁,女性患者,不规则发热伴大小关节疼痛月余。查体面部未见红斑,口腔、鼻腔有溃疡,右膝及左踝关节轻度红肿,有压痛,但无畸形。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颗粒管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5×/L,网织红细胞2.1%,抗核抗体1:(+),LE细胞(-),可诊断为()。

A、SLE

B、类风湿关节炎

C、肾小球肾炎

D、上呼吸道感染

E、风湿性关节炎

2、32岁女性患者,不规则发热伴大小关节疼痛月余。查体面部未见红斑,口腔、鼻腔有溃疡,右膝及左踝关节轻度红肿,有压痛,但无畸形。实验室检查尿蛋白+,颗粒管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3.5×/L,网织红细胞2.1%,抗核抗体1:(+),LE细胞(-),该患者进一步实验室检查,还可能出现以下结果,其中不包括()。

A、血小板减少

B、红细胞增多

C、抗Sm抗体

D、补体C3降低

E、抗双链DNA抗体

3、患者,女性,40岁关节僵硬疼痛半年,关节肿胀。最近全身乏力,低热RF:/ml,ASO:10.6,ANA:1:,CCP:IU/ml。根据临床症状和实验室结果最可能诊断为()。

A、风湿性关节炎

B、类风湿关节炎

C、多发性肌炎

D、骨性关节炎

E、硬化症

4、患者关节痛、腰痛、各种皮疹、反复口腔溃疡、阴部溃疡、口干/眼干、眼睛充血伴红肿疼痛、视力下降、耳朵红肿疼痛、鼻梁红肿疼痛、听力下降、咳嗽伴呼吸困难、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蛋白尿/血尿、心包/胸腔积液、肺部阴影/包快等。如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异常、血沉快、类风湿因子增高、抗核抗体阳性等。SSA(+),SSB(+)。该患者最可能为()。

A、类风湿关节炎

B、舍格伦综合征

C、骨性关节炎

D、红斑狼疮

E、硬皮病

5、女性,18岁。发热1个月,近1周来两面颊出现对称性红斑、手指关节红肿,化验:血红蛋白90g/L,白细胞3.0×g/L,尿蛋白(+++),抗ds-DNA抗体阳性,应首先考虑诊断为()。

A、缺铁性贫血

B、慢性肾炎

C、类风湿关节炎

D、系统性红斑狼疮

E、风湿热

6、老年女性,病程1年;临床主要表现为肝硬化有脾大、腹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及反复消化道大出血;实验室检查,ALT、ALP升高;RF升高;ANA1:+颗粒型。有口干、眼干,口腔科、眼科检查均支持口、眼干燥症,抗SSA阳性。舍格伦综合征(SS)诊断也比较明确。此外:患者抗线粒体抗体(AMA)及M2亚型高滴度阳性,且肝病表现以胆汁淤积为主,ALP升高较ALT升高明显。应诊断为()。

A、肝硬化

B、舍格伦综合征(SS)

C、PBC(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D、PBC和SS

E、肝腹水

三、A3/A4

1、一女性患者,年龄25岁,鼻翼两侧出现对称性蝶形红斑,主诉乏力,消瘦,关节肿痛,双手中、小关节呈对称性非畸形性的关节肿胀、压痛,持续低热近2个月,抗生素及抗病毒治疗无效,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3.1×/L,尿常规检查蛋白一个加号。

1、SLE在活动期补体水平()。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

E、不确定

2、若怀疑是SLE,下列选项中特异性最高的两个自身抗体是()。

A、抗核抗体和抗dsDNA抗体

B、抗磷脂抗体和抗核抗体

C、抗Sm抗体和抗dsDNA抗体

D、RF和抗Sm抗体

E、抗组蛋白抗体和抗ssDNA抗体

2、女性,45岁。双手和膝关节肿痛伴晨僵1年。体检:肘部可及皮下结节,质硬,无触痛。RF高,ASO正常。

1、最有助于确定诊断的是()。

A、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

B、滑液检查

C、抗核抗体

D、ESR

E、CRP

2、诊断首先考虑为()。

A、系统性硬化症

B、骨关节炎

C、痛风

D、类风湿关节炎

E、风湿性关节炎

答案部分

一、A1

1、

C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见于青年女性。其临床症状可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肾损害、心血管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脉管炎)、胸膜炎、精神症状、胃肠症状、贫血等;疾病多呈渐进性,较难缓解。免疫学检查可见IgG、IgA和IgM增高,尤以IgG显著;血清中可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是抗核抗体系列)和免疫复合物,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抗dsDNA和抗Sm抗体是本病的特征性标志。

2、

A

致敏的T淋巴细胞主要有二类:其中,CD4+Th1细胞再次遇到并识别相同靶细胞时,可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IFN-γ、TNF-β、IL-2、IL-3、GM-CSF等。

3、

A

隐蔽抗原是指某些与免疫系统在解剖位置上隔绝的抗原成分。如精子、眼内容物等。手术、外伤、感染等因素破坏隔绝屏障,隐蔽抗原释放入血流或淋巴液,与免疫系统接触,引发自身免疫应答,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二、A2

1、

A

根据该患者有关节炎,肾脏病变,血液学异常,口腔及鼻腔溃疡,抗核抗体阳性等特征,符合SLE的诊断。SLE患者仅有80%可能出现皮肤损害,而出现典型面部蝶形红斑者更少,其特异性抗体ds-DNA抗体和Sm抗体阳性检出率更低。所以诊断时应引起注意。

2、

B

SLE是一种全身性自身性免疫性疾病,血清中有大量多种自身抗体,红细胞、白细胞及血小板表面都有抗体存在,与细胞膜及细胞核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即可导致细胞破坏,减少。多数SLE患者都有轻中度贫血,所以B显然是错误的。

3、

B

类风湿关节炎的免疫学特点之一是存在类风湿因子,在临床上测定的通常是IgM型类风湿因子,已证明还存在IgG、IgA型。RF是类风湿关节炎的一个敏感指标。其他对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较强的自身抗体由抗角蛋白抗体、抗核周因子、抗环瓜氨酸肽(CCP)等。

4、

B

舍格伦综合征(SS)是一种累及全身外分泌腺的慢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唾液腺,表现为眼和口的干燥;眼觉干燥、痒痛,可有异物或烧灼感咽喉干燥,有声音嘶哑,痰液稠黏。约有半数病例白蛋白减少和多株峰型球蛋白增高,主要在γ球蛋白部分,亦可有α2和β球蛋白增高。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G、IgM增高,约3/4病人类风湿因子阳性,常为IgM型;抗核抗体阳性(17%~68%),抗dsDNA抗体少见,巨球蛋白和冷球蛋白可阳性;原发性SS中抗SS-A抗体阳性率达70%~75%,抗SS-B抗体达48%~60%。

5、

D

系统性红斑狼疮起病可急可缓,多数早期表现为非特异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尤以低热常见,全身不适,乏力,体重减轻等。皮疹常见,约40%患者有面部典型红斑称为蝶形红斑。约90%以上患者有关节肿痛,且往往是就诊的首发症状,最易受累的是手近端指间关节,膝、足、髁、腕关节均可累及。关节肿痛多呈对称性。约半数患者有晨僵。抗ds-DNA抗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标志抗体。

6、

D

PBC是自身免疫病,特点为持续性肝内胆汁淤积,肝硬化结节不明显,女性多,女:男为10:1,临床表现以黄疸、ALP升高为主,SS为系统性疾病,SS中抗SS-A抗体阳性率达70%~75%,PBC患者AMA的阳性率达90%以上,成为诊断PBC的主要检查项目。近年研究发现,AMA存在若干亚型,迄今发现M1~M99种,其中与PBC有关的是M2、M4、M8、M9四种。M2靶抗原的主要成分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E2组分,高滴度M2在PBC中的阳性率达96%,被认为是PBC敏感、特异性的标志抗体。

三、A3/A4

1、

1、

B

SLE主要免疫学特征之一:在疾病活动期血清补体水平降低。

2、

C

抗Sm抗体是SLE血清标志抗体,它的出现可以帮助临床医生确诊SLE患者,抗dsDNA抗体也是SLE的特异抗体,并与病情活动度相关,在SLE活跃期患者中明显增高,随病情缓解该抗体可转阴。

2、

1、

A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CCP)是类风湿关节炎特异性抗体。

2、

D

RF是一种抗人或动物IgG分子Fc片断抗原决定诛的抗体,是以变形IgG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多见于类风湿关节炎。

为了大家更好的读取图片,我们将







































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有哪些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jt.com/wadwh/7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