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把媚俗文化的脉

把把媚俗文化的脉

几位人大代表批评了一些媚俗流行文化,比如低俗广告、恶俗商业炒作、“美女白癜风要注意什么作家”之类的文学作品等等,认为它们正随着现代传播气力畅行无阻,背离了先进文化走向。这些流行文化已偏离了通俗的轨道,连“媚俗”都称不上,实质上流于庸俗。比如有商家曾将巨大卫生巾作为广告模型悬挂于市井,某地有家小吃店名曰“仁肉包子”,“男欢女爱”“一丝不挂”都成了菜名,还有时尚写作的庸俗化现象等等,逢迎低级趣味,传播不健康的观念和生活方式,对社会文化有一定腐蚀作用,应当引发我们的警惕。特别电视广告的庸俗化对孩子的负面影响很大白癜风最好医院,由于电视画面“形象生动”,广告语易诵易记,给人印象深入,孩子们模仿力又强,就极易在孩子中间传播流行开来。这样的庸俗文化环境对孩子的思想和心灵不知不觉地产生戕害,构成一种扭曲变形的社会教育。庸俗文化的流行,不是由于潜伏的市场需求,而是商业寻求对精神领域的侵占,是受众对这类文化环境的被动接受,它是一种精神污染。文化建设,事关一个社会的道德和精神层面,不应当让其在一些商业污流中放任发展,而要加强引导,扶持、鼓励和提倡主流文化。有些商家一心只为获得商业利益,想尽办法刺激人们的感官,不惜以伤害人们的精神健康为代价,而且这类偏激的商业行动大有蔓延之势,是与我们建设精神文明的目标相悖的。全面的小康社会应当包括精神领域的小康,社会文化和风气的健康文明是一个重要方面,文化建设不可忽视,这类“负文化”的影响也不可低估。有着浓厚商业背景的低俗文化流行,不是文化的“百花齐放”和人文价值的多元,而是一种社会观念和精神的变异、滑坡,会影响和导引人们去追慕享乐主义和腐朽的生活方式,背离高尚的目标和精神寻求。我们需要的是通俗健康的文化,绝不是庸俗、低俗和恶俗。对“负文化”,我们不能再听其自然,一味地被动接受,而应学会主动地谢绝,有关市场和文化管理部门也应加强必要的监管和引导。

(摘自:中国文化报作者:潘凤亮)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jt.com/wadwh/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