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我与星星诗刊30年一诗歌卷
我与《星星》诗刊30年(一)·诗歌卷
年,当教师的二哥支忠订阅的《星星》诗刊。这是我家现存最早的《星星》诗刊。
《星星》诗刊于年1月1日创刊,是新中国诗歌史上创刊最早的诗歌刊物,也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诗刊。
《星星》诗刊自创刊以来,首发过毛泽东、朱德、陈毅、郭沫若、艾青、臧克家等政治、文化要人的作品,先后推出过舒婷、北岛、顾城、杨炼、贾平凹等著名诗人、作家的代表作,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尤其是诗歌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刊物。同时也是中国社科院评定的国家级中文类核心期刊之一,也是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等单位评定的国家优秀期刊、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曾获国家期刊奖、国家重点社科期刊奖等。
年星星改版旬刊,上旬原创、中旬理论、下旬散文诗。年创办《星星诗词》。年,推出《星星》诗刊
糜大海一样起伏
你就是北乡人
地头站起来
挥手喊我的句句方言
糜怀中一抱穗实
头勒蓝格格毛巾
大风中唱着花儿的女人
你就是月光下我村庄的全部
糜一大捆马车上的秋天
赶在回家的路上
吼秦腔的嗓门
也是一株糜呵
刊发年9月《星星》诗刊“青年诗人作品专号”
午夜
驴在嚼草吭哧之声
像坚硬的日子
一座村庄在硌嘣
午夜里打柴的人
从南山回来
一捆柴散落在院子中间
砍柴刀上一刃惨白
一群羊咩一路雪白
吹成风中苦涩的碱花
蹄声敲着黄土路面
像敲着牛皮鼓面
越来越远
月光照来照见
屋檐下抽烟的人
一脸愁苦
偶尔呛得咳个不停
刊发年9月《星星》诗刊“青年诗人作品专号”
羊
(一)
风抱来了云团
风捆走了枯草
山羊凭着感觉
寻找一些记忆中的草根
伸出探寻的前蹄
轻轻地敲一扇扇小门
不停地咩咩
“草呵!我是山羊。”
雪翻过了山梁
雪抱住了大山
山羊走着走着迷了路
怎么也回不到从前的家
有些钉子钻进了喉咙
让山羊怎么也喊不出声
蜷缩的山羊
酷似梦的形骸
(二)
一个喷嚏
塬上羊在月光中
梦见了一些青草
向自己浪似的赶来
不敢惊动
霜落高原的夜里
过路的风
会把青草一捆一捆地扛走
悄悄地伸出两只前蹄
就开始使劲地刨着
淤积心底的一些泪水
却早早地流醒自己
月如镰呵
谁割走了青草
塬上羊抬头望了望
又矮矮地伏在月光中
刊发年9月《星星》诗刊“青年诗人作品专号”
布拉乃村
一个个芦苇的垛子
灰暗的如同祖父的面容
风雨雕刻的印迹
清晰地如同我能抓住
往日的一些风
一些急骤的雨来
日落劳累的村民
从土家墩走出来
在路边的石头上晾晒
像晾晒帆布口袋
此刻听见腰酸腿疼
刀子样磨蹭着石头
磨出满天空的风声
沿着阿勒泰大峡谷
陡直的岩面上升
岩面上一群远古的牛羊
朝着布拉乃村的方向
奔跑了五千年了
还在不停地奔跑
四蹄扯起黄土的缎面
一层层堆砌在布拉乃村
以南更南的天空
组诗《边走边唱》(6首)
刊发年9月《星星》诗刊“青年诗人作品专号”
点灯。点灯
——采访“智障包身工”有感而作
把灯点在粮仓的中央
看看让大风吹散的种粒
全都回来了没
在猫走的路上点灯
老鼠们越来越肆无忌惮
点灯啊点灯……
世间不在强求灯的数量
而越来越注重灯的亮度
点着的灯分辨黑白
不因光亮为难踏实干事的人
是灯最起码的本事
点灯啊点灯……
灯一时不能明察秋毫
可数十年不能蒙混过关
灯油不够了
不是掌灯人的事
就把我们的血液添进去
点灯啊点灯……
把灯放在最需要光亮的地方
世上点灯的人少
挪灯人多借灯人更多
快用手捧住火苗
小心门缝里的风把灯吹灭
点灯啊点灯……
让灯去到风头说话
让灯挺直腰杆说话
让灯粗着嗓门大声说话
可灯还没站起来
你一口吹灭了你不是吹灯人
点灯啊点灯……
刊发《星星》诗刊年4期“非常现实”
风地里的灯
——采访“智障包身工”有感而作
风地里的灯
怯怯地亮着
一根柔弱的灯芯
稳不住摇晃的火苗
扑倒了立起来
立起来又扑倒
赶紧吮口瓶中的油
让火苗亮些再亮些
攥紧身子多看一眼
周围想看的一切
大的脚步你撵不上
小的脚步赶不上你
孤立无援就靠自己增援
一回头是瞬间
往往也是一生啊
大风还那么吹着
听说不久还赶来
一场滂沱大雨
只好眼巴巴地听着
眼巴巴地想着
生命多像
一盏风地里的灯
“噗”的一吹就成了
土岗上的小坟堆
小小的坟堆多让人恓惶
刊发《星星》诗刊年4期“非常现实”
王老七
王老七用镢头背
拍打着儿子
儿子,一不流泪
二不吼,像个革命烈士
王老七知道
在这样拍打下去
拍到天亮,也拍不出
胡麻,土豆来
也就不拍打了
王老七,这样想的时候
倒是把自己想哭了
哭得很伤心
很像儿子反过来
打了自己似的那种哭声
此刻,儿子猛地站起来
发呆地看着王老七
像是把自己的
心哭薄了,后半夜
从前院走到后院
从后院走到前院
快把门槛走断了
天未亮,就去城里打工
后来,儿子挣了钱
王老七高兴得不得了
逢人就说儿子这块料
是用镢头拍打出来的
《星星》诗刊年第8期“实力诗人”
风口
一场车祸,生命在风口嘎然而止
从此,再大的风中
只要经过风口
献上糕点、馍馍、葡萄
两三根火腿肠
忘记带筷子
就折两根红柳枝
端端正正摆上
即使不抽烟、喝酒
留给你,暖暖身子
背对风口,又给你点烟了
三番五次点不着
心里埋怨风太大
沙尘太厉害
恍惚间,才知道泪水
比风大,比沙尘厉害
一次次浇灭划着的火柴
活着的时候,你是
黑夜里的灯
苦难时的救命草
握住你,伸过来的手
再大的坎能跨过去
二十年了,依旧热爱你
聚会时,空出一把椅子
一杯给你的酒
临走时,朝地上洒一圈
《星星》诗刊年第8期“实力诗人”
老粮仓
三百年后,依然立着
用骨头支着
牙关挺着
虽然老态龙钟的样子
却稳稳地
活在荒凉的戈壁滩
风又大起来了
呼呼地发威
麦子起身,揉着双眼
向你赶着
高粱低下头,都来不及穿上
一双泥土的鞋
还有谷子、玉米
点着云的灯
向你赶来的脚步声
盖住满天空的风
每年让老粮仓
粗糙的双手抚摸一次
才感觉自己像
一颗幸福的粮食
坚实地活在
泥土的缝隙
即使漂泊十万八千里
远远地注目一眼
一粒种子,才不会
让尘世的风
吹得了无踪影
《星星》诗刊年第8期“实力诗人”
夜行
风的脚步越来越轻
那拉提河的水
像门前的老黄狗
挣着一条长长的铁链
满河沟,咵咵地响
一些叫声,抱着腰部不松开
一些叫声爬到肩上不下来
一些叫声塞进眼眶
让人像睁眼瞎,不知如何赶路
这样想的时候,河畔
幽灵似的跳出一盏灯,心里猛地平静了
在新疆,看见一盏灯的亮光
再渺茫的行程,都有暖暖回家的感觉
《星星》诗刊年第2期“缝补丝绸的经卷·诗歌地理”
流水
一渠水,一闪一闪的
一路小跑
绕过荒滩
接应一群快要渴死的羊
水,走得隐秘
像提着陶罐躲躲闪闪送水的姑娘
如果心不细
长八双眼睛也发现不了
水,在戈壁经常行踪诡秘
总是怕
让一双奸猾的眼睛
一旦死死地盯上就不好办了
《星星》诗刊年第2期“缝补丝绸的经卷·诗歌地理”
沙丘
大风,马的嘶鸣
之后,丢下一个沙包
两汉的金银手镯
唐宋的车辕、草鞋
干粮、绸衣、缎子的鞋
以及大漠长河落日圆的诗句
深藏于此
有人把骨头裹在沙包里
风稍稍一停
他们就出来了
背着自己的骨头回家
其实,在大漠戈壁
许多骨头
让风吹成了一粒粒沙子
然后,了无踪迹
能把自己的骨头
背回家,也是一种天大的幸福
《星星》诗刊年第2期“缝补丝绸的经卷·诗歌地理”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得花多少钱白癜风医院美丽黄皮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