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风流泪的针灸治疗

迎风流泪的针灸治疗

迎风流泪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会有出现。当患者自觉眼泪向眼睛外溢出增多,自行无法终止时,应及时于眼科就诊,行裂隙灯、荧光素液等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注意与急性泪腺炎、慢性泪腺炎相鉴别。

中医认为,迎风流泪主要是由于肝肾阴虚,肾气不纳,外受冷风刺激所致。中医辨证迎风流泪,可分冷泪、热泪两种。冷泪一般冬季较重,年远日久,则不分冬夏。热泪大多数为外障眼病兼有的症状。若因情志刺激而流泪者,不属病态。

冷泪多为肝肾之气不足,精血亏耗,泪窍狭窄,风邪外引,泪液外溢所致。悲泣过频者,每易患之。

热泪多为内因肝火炽盛,外因风邪侵袭所致。每与外障眼疾并见。

冷泪证:眼睛不红不痛,泪下无时,迎风更甚,泪水清稀,流泪时无热感。如久流失治,令目昏暗。

热泪证:眼睛红肿、掀痛,羞明,泪下粘浊,迎风加剧,泪流时有热感。

(1)冷泪证

治法:补益肝肾。取足太阳经穴为主。针用补法。

处方:睛明攒竹风池肝俞肾俞

方义:取足太阳经之睛明、攒竹能调局部气血以通泪窍。风池为手少阳、足少阳与阳维之会,为祛风之要穴,兼有调和气血作用。肝俞、肾俞壮肾水、养肝木,灸之有补益精血亏损之功。

随证选穴:目视不明加养老、承泣。

(2)热泪证

治法:散风清热,疏肝明目。取足太阳、厥阴经穴为主。针用泻法。

处方睛明攒竹合谷阳白太冲

方义:取足太阳经之睛明、攒竹,配手经原穴合谷,能散风清热。足少阳经阳白配足厥阴经原穴太冲,能清泄肝胆之火,有消肿止痛之功。

随证选穴:头痛泪多加神庭、头临泣。

耳针取穴:眼、肝、目1、目2。刺法:强刺激。留针30分钟。

宜吃保护视力、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西红柿、胡萝卜、菠菜等,西红柿含有茄红素,具有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视网膜黄斑变性,维护正常视力,改善角膜疾病作用。

宜吃抗菌消炎的食物,如柠檬等,预防感染。

忌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如辣椒既不利于肠道营养物质的吸收,也容易导致眼部分泌物增多,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猪油易滋养细菌,导致眼部容易感染、分泌物增多等情况出现。

平时注意保持眼部清洁卫生,不要用脏手揉眼睛或脏手帕擦眼睛。

保护眼部,运动时做好合理防护,避免眼部外伤,损及泪道。

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眼部已存在的感染、异物、息肉等加以重视,配合医生治疗,防止疾病蔓延堵塞泪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jt.com/wadzz/12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