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医院也能做
新冠肺炎的疫情还在继续,节后返岗、返工、返学的高峰已到眼前,势必给防控带来又一波压力。
如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限度减少疾病传播、提高救治能力显得尤为迫切。
当下,确诊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是重要手段之一。即通过采集患者的咽、鼻、呼吸道分泌物和粪便等作为标本,在特定的实验室环境中,以特殊的技术手段检测其中是否存在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核酸,一般5个小时内可出结果,如果显示阳性,即可确诊为新冠肺炎。
核酸检测直面诡异病毒,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工作,对硬件环境、检验水平、防护条件等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要求。
浙医二院长兴院区于年5月建成PCR(基因扩增)实验室并通过浙江省临检中心审核验收,实验室4名工作人员均经过PCR实验技术专业培训合格后取得上岗证,具备开展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基本条件。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医院在一周时间内严格实施了实验室仪器、环境的再检测,紧急采购了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试剂、高压灭菌锅等物资,在拟定流程、实战演练、防护到位后,今天上午,正式启动首批6例标本的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由此也成为全市第一家开展新医院。
接收样本
“以前都送疾控中心,医院也能做了,可以分担他们的压力,还能降低标本跨单位转运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了长兴县域范围内的检测效率。”检验科主任王叶萍说,对于患者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早一步诊断,就多一分希望。
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操作
然而,在为患者争分夺秒“排雷”的同时,检测人员则是承担着巨大的风险。据介绍,核酸检测时,标本要开盖进行震荡和高速离心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气溶胶,危险无处不在,稍有不慎就会被感染。
对此,王叶萍表示,“我们都是医务人员,身处一线的都有风险,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既然接到这个任务,就要不折不扣完成,确保检测准确性和生物安全性。当然,因为与病毒‘零距离’,检测人员容不得半点大意,我们也一定会严格按照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标准执行,包括穿两层防护服,戴N95口罩、护目镜、面罩、乳胶手套、防水靴套等。”
根据上级统筹,今天起,浙医二院长兴院区将负责长兴县域内日间筛查病例标本的收样、检测;县疾控中心负责夜间筛查病例和加急标本的收样、检测及阳性标本的复核上送。
特别提醒
因疫情防控需要,凡来本院就诊的患者,请务必携带身份证或医保卡,无身份证或医保卡,门诊一律不接诊。外籍人士须携带护照。
-TheEnd-编辑:鹿鹿监制: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