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胎换骨集3如果麦粒不死贺申齐进占
前些日子,有一位朋友,得知申齐澳洲分公司成立,送来一份贺礼。是一幅漆画,同时附一张贺卡。贺卡上写的是:
看甲子出头,君当知以何者为首。
说啥子复制,只不过与南面王齐。
看你又飘洋过海,实不知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只要有曼殊莎华,管他的铁拐李跛脚不跛脚。
乍看之下,真不知这位朋友葫芦卖的是什么药。几经推敲,终于有了一点谱,我想大概不至于离得太远。
甲子出头,就是申。申齐的申。
发展申齐事业的理论基础源自复制,复制来,复制去,无非就是要想法子跟第一个一样。第一个就是王,就是系统领导者。中国历代君王都是面南,大家都与南面王齐,不就都和第一个一样,那不就都成功了!
飘洋过海,葫芦卖药,借的是八仙过海的典故。申齐事业手册一翻开,就见着的彩色捏面人。
八仙过海,意味各显神通。就像目前台湾的直销市场,百家争鸣。故事书里说,曾经有一个小孩问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他葫芦里装的是什么?铁拐李回答:「装的是药,无论什么病,我葫芦里的药都可医好。」这孩子却再反问:「那为什么医不好你自己的跛脚呢?」曼殊莎华既然连铁拐李的跛脚都医得好,那就所向无敌了,不是吗?
在我一面得意于自己的悟性甚高,一面从来势汹汹的贺词感受到旗开得胜的信心时,还好尚未忘形。谨记西方礼节,当着送礼的人将礼物拆开。
这幅画简单明了,既不是毕卡索的三度空间作品,也不是夏卡尔的超现实主义。画的主题是,五、六位村姑,挑着箩筐,踏着夕阳,谈笑风生地回家,由凸出在筐缘外的农具,可以判断筐子装满了收成,好一幅「满载而归」。我看了眼睛一亮,这真是好彩头。虽不知是否为名家之作,但光是这主题,就已让我「龙心大喜」了。
我马上告诉这位朋友,要将此画挂在澳洲公司的办公室,而且让村姑回家的方向朝公司里面——意思是,将收获挑回家,挑回公司。
没想到,他却摇头说:「刚好相反,要让村姑朝外走。」这下,我又迷糊了。
他说,如果村姑将这些收成物当作是收获挑回家,你所得到的,就仅仅是这些而已。如果,村姑把这些收成当作种子往外挑,再去播种,你看,山下树旁还有流水,一定可以再长出新苗,然后茁壮、结穗、收成。一次又一次地复制,你说,会有多少收获?
我终于了解,单只计算看得到的收获,不算是成功。顶多,维生而已。
如果麦粒不死,长不出更多麦穗来。
播种,不是让种子死亡。
播种,是无穷生机的种子,是无限收获的有力预言。
我要把画挂向外,我们会去努力播种。
看到这幅画,我已看到在澳洲南面为王的申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