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麦粒

最后的麦粒

陈美霞

我有一个庭院,好久没有去过了。国庆节,我决定看看,否则就真的和我一样了,成一个废院了。

两年的疏于管理,却也让我有些小意外。村道早已经硬化,水泥路洁净平整,边沿清晰,与之相接的地方总是被红砖亲热地延续到院墙处。路灯被白漆的铁杆架在空中,像一棵衣装新鲜的大树。远远望来,大地亲切地把所有农家都托在掌心里,有一种悄悄而来的喜悦。

就是嘛,政策好了。这儿是新区,富裕已经不是话题,更多跃跃欲试的一夜暴富,已经是公开的期盼——占地赔偿款动辄是以百万计的吆!

大约七八年以前,我在这儿神话般地拥有了一片土地。然后有了一个庭院。

几年以后,我不再爱去这个庭院了,那干净的走廊,华丽的吊顶,玻璃灯罩渐渐蒙上了尘土。我心悸而心疼,好像我的美丽的女儿,被婆家人冷落。

甚至有人讥诮地问我,这院子占没占掉更让我不愿意说。

可是闲暇的时候,我还是想去看看。

打开大铁门,锁子生涩。一院子的荒草,有着秋深浓的绿,抽出的芨芨草甚至摆谱一样地发白,恣肆地炫耀走过的季节。更有一棵榆树,流生的,居然从台阶下的缝隙里抽出擀杖粗细的枝,簇生成一大抱枝条,在风中沙沙摇摆,把一幕影子的舞蹈投射到我走廊的玻璃窗上。

岂有此理!荒草萋萋!

草木长足了自然的精神,却欺压了我的劳动。除了浓荫和地板砖,没有哪一棵草木会在乎我的情绪。哪怕……哪怕……刻骨铭心的爱,或者悲伤。比如,三姐的坟头,草木已经一尺来长了,仅仅半年。

我用球鞋狠狠踩踏草木的茎,一条绿色的小路送我到房门口。

我想象尘土一定还是肆无忌惮地压迫我的物品,和阳光一道风化它们,让我读懂光阴。

为了存放我不用的旧家具,也让这座房子多一些味道,我真的不想看见这儿。我的柜子,沙发,桌子,土炕,炉子……旧床单上的花纹,还有被打进包裹里以前肌肤相亲的衣衫。都温热了这个地方。

这儿,慢慢地,让我有了情感。这儿应该是我的后花园。在这儿留宿过,劳动过。为这儿的砖瓦土木设计过,还有邻居的问候,村长也入过户,甚至有一个不认识的人和我聊过这座房子的时候,他马上知道我是谁。这座院子在这儿是一座地标,而我城市的楼房只有一窗灯光,候鸟一样飞进飞出的我,谁知道我的季节?

我越来越活的没有故乡了!

我越来越找不到精神的营养了。暗暗地,我羡慕那些地名,鲁迅的鲁镇,沈从文的湘西,莫言的高密东北乡。甚至我的朋友老魏的什川,果果的西固。一个地方的文化滋养一个文学的心灵,一个园子给人什么呢?我的地坛史铁生。我扶扶近视眼镜,啊那个在草湖里寻找儿子的母亲,在吗?而我,在这草木的秋天找些什么呢?

站在铝合金门前,回头看看太阳,我感觉悲怆。近一年来,我一个字都写不出,我甚至不愿意提起我的亲人来。昨天,甚至昨天,我都因为一些永远解决不了的问题而皱眉,我无法说我爱,单项付出的爱得不到呼应的时候,我总是怀疑自己,爱变得犹豫而变质。但是,我那么清纯,没有爱,我靠什么让情感行走,就好像这座园子,尘土和荒草让我发狂,发懵。

“吱呀”一声,门终于被我打开。白墙,银门,紫红的踢脚线,同样暗红的墙面装饰。这都是我挑选过的。头顶上菱形的凹陷的吊顶里圆的灯,像眼睛,注视我,却那样无神。

谁可以点燃眼睛?

谁可以让心灵重新有温度?

我用目光抚摸我的房间。忽然之间,走廊里,那大堆的粮食,就赤裸裸地进入眼帘。赤裸裸地。那应该是有五六千斤吧!就那么突兀地出现了,好像刚刚从打麦场上来,还贮藏着夏天的太阳。一时间,我居然镇住了。

除了梦里和记忆里,再没有这样大堆的麦子出现了。我坐在麦子上,当年裹上头巾拿上长长的扫帚,冒着麦子的“枪林弹雨”“掠尖”——就是扫去麦堆上没有打辗透的麦穗的感觉又来了。我忍不住捧起一捧,再把它们放开,看它们溅落,浮尘在阳光里散开,一些东西渐渐落下。我甚至想把这些麦粒贴在脸上,像麦衣子一样包裹它们,或者把自己的身体陷进去,像沙浴的人。

我不能,都不能。这是隔壁亲戚晾晒的,我知道,他已经打工好几年了,土地快要流转了,可是居然种了这么多粮食。

我知道他很忙,自作主张地开始将这些麦粒装到袋子里,这些干透的麦粒,应该归于粮仓,而不是无所顾忌地暴晒。我知道自己多事,劳累。不久亲戚来了,他高兴地开始“帮”我劳动,我们居然装了39袋。

夕阳开始下去了,我问亲戚,该怎么办,这些麦粒?他说,卖吧!留些吃的,都卖了,虽然还卖不了八千块钱,以后,再也吃不到这样纯正的小麦面了,这样的颗颗饱满的。我们的神情都有些凄然,虽然我没有看他。

我的院子里,我的走廊里,再也不会有晾晒的麦子了,我们要从粮店买米,白色的粉末,没有特有的肤色和质感的,没有视觉亲热的白面。

而我一点点把自己从坚硬的亲情里把自己抽离出来之后,又一袋袋打包了麦粒,就开始除去这院子里开始结籽的秋草。这样的院子和我城市的灯火,一定有另外的雨滴和温度,星辰和花朵。而我不可以打包,只可以深入,或者让它深入到我的脊髓。

惜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jt.com/ways/12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