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高危儿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预后
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高危孕产妇的增多,那么应运而生就会出现一些高危儿,广义的来说高危儿是指胎儿期到三岁之内存在或者出现可能影响身体心理发育的生理社会环境等等危险因素的儿童,但是我们大家普遍认为的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和新生儿期以及其后的发育过程中存在对胎儿和婴幼儿身心发育有危险因素的儿童,统统称为高危儿,这个大约占活产儿的15-20%之间。
一、像母亲有异常的妊娠史,高龄的分娩产妇大于等于35岁;
二、早产小于34周或者说出生体重小于克;
三、宫内产时产后室息,有一些缺血缺氧性改变、颅内出血,还有出生的时候孩子有感染;
四、高胆红素血症;
五、新生儿肺炎败血症;
六、孩子一些出生缺陷;
因此儿童保健管理网络中纳入高危儿系统管理保健网,担负高危儿的定期检测、脑损伤及发育异常的筛查、早期诊断和早期综合治疗,有利于降低儿童残障发生率,提高残疾儿生存质量。
新生儿期开始进行干预是科技发达国家的新趋势。有人甚至主张高危儿早期干预应从一出生就马上开始一直延续至学龄前期。实际上在NICU高危儿的临床治疗本身就是早期干预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在新生儿临床情况比较稳定后即可开始早期干预治疗,持续至生后3岁,有条件者可继续。早期干预开始越早,持续时间越长,脑的恢复及代偿越全面。
早期干预治疗实施内容根据智能发育的不同领域,分以下四大方面进行训练:
1、大运动能力训练:竖头、抬头、抬胸、双臂支撑、拉坐、靠坐、独坐、翻身、爬行、行走等项目。
2、认识能力训练,包括手的精细动作和认知能力;手的主动抓握,手眼脑协调能力,手指灵活性、准确性训练,视、听、触感知觉能力,理解、观察、记忆、思维等能力训练。
3、语言能力训练:模仿发音,理解语言,表达语言等。
4、个人与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孩子与孩子、孩子与大人、孩子与环境的适应,性格,思想品德,生活自理能力等。
家长一定要记住:定期随访;早发现、早干预才能预后好。医院选派医师和医院学习进修高危儿管理和早期干预,对于提高高危儿智能或是赶上正常儿童的发育提供了最有效的方法。
儿童康复-
儿童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