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特殊的记事本

本文来自“阳阳”投稿,感谢分享。

今年,女儿十周岁了,这些天,我整理了一下以前给女儿写的成长日记,有几本记着她的吃喝拉撒睡,还有几本记着她学会说话后,说得一些很有意思的话语,偶尔翻翻看看,非常有意思,忍不住嘴角上扬,仿佛又重温了那个画面。但这其中,有两个很特殊的记录本,你们一定猜不着,当然不是账本,哈哈。

这是一个特殊的“记录本”----是孩子的病历本,医院的病历本,是我手写的。

我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印象非常深,是讲在国外,每个家庭都有一个病历档案,关于家族遗传病史,手术记录,过敏记录。特别是孩子,这个病历在入园时,要交到幼儿园,上学后,要交到学校,以免出现突发情况,如心脏病史,可以及时就医,及时用药。而对于一些特殊病人,如糖尿病人,会制作一张卡片,随身携带,以免因血糖过低过低晕倒,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治方案。

我看后深受启发,于是,也给孩子准备了一个本子,每次孩子生病,我都将她的症状,病情发展,治疗方案,用药效果,是否有副作用?都一一记下来。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自己对儿童常见病了解非常薄弱,这就需要我自发的去学习,做好笔记,做到常识性的了解,带孩子去看病时,如何向医生描述病情,看病的程序是怎样的?在医生给出治疗方案时,要有自己的判断,负责任的医生通常会问:你是公费还是自费?公费,他自然会开一些可以报销的药,你是打算挂水还是吃药?吃药可能效果没那么明显,但风险小,对孩子伤害小,挂水效果明显,但至少要打三天到一周,你们看呢?(我通常是能吃药就不挂水,孩子长这么大,挂水的次数,一个手就能数过来了。)医院就对医生说:孩子烧得很厉害,快给他退烧吧?快给他挂水吧?!

其二:在孩子第二次遇到同样情况时可作为参考和参照,不至于手忙脚乱,也能对病情的发展有一个大致了解,做好思想准备,是否在可控范围内?是否需要就医?自己能做出正确地判断和选择。

我的两个孩子都是过敏体质,这样的记录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对何种食物和物质过敏,在生活中尽量避免,对哪种药物过敏,就医时就能为医生提供有效信息,避免发生伤害和意外,对孩子也是一种有效保护。而我只是多花了一点心思和时间,就能为孩子避免麻烦和痛苦。

有一年,过新年期间,爷爷奶奶不知道他俩对香精过敏,在公园给孩子们买了俩棉花糖,结果,没过多久,女儿的脸都肿了,脸上红一块紫一块,当时我不在场。爷爷奶奶不明原因,吓坏了,差点用封建迷信给她治了。赶紧给我打电话,幸好我及时赶回来,一看就知道是过敏了,马上给她吃了抗过敏药,第二天就恢复正常了。

还有一次,女儿放学回来,右眼莫名其妙肿了,当时以为是用脏手揉了,细菌感染了,于是就用盐水清洗了一下。第二天早上醒来一看,大事不妙,眼睛肿得快看不见了,那天我正好身体不适,又下着雨,就医院看。一小时后爷俩回来了,我说怎么这么快?孩子爸爸给我一堆药,说要去上班。

我问:什么情况?医生怎么说?

他说:医生说是什么长“针眼”吧?

什么?这医生难道连专业术语都不会说吗?我不得不质疑。

我问孩子爸:你知道什么是长针眼吗?

他说:就是眼睛里长个东西,我们小时候不都长过吗?滴点眼药水就好了。医生也开了,还有消炎药。

我真的是气坏了,你这个不负责任的爸爸,遇到个不负责的医生,你的女儿就要被误诊了,搞不好就要医闹了。

我向孩子爸解释:针眼是俗称,医学上称“麦粒肿”,它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眼睛里有一个“麦粒”,然后会长大,发炎化脓。

可是,你看女儿的眼睛,只是肿了,有点疼,翻开眼皮看,里面有红血丝,里面什么也没有,也没有黄色的脓肿。

永远不要笃信专家,你的孩子只有你自己最了解,如果有疑问就一定要问医生,如果他的解答不能让你信服,那我就换一个医生,重新诊断。

根据女儿的症灶,以我的常识与书本的知识相结合,我在心里否定了医生的判断,我当时想,很可能是过敏引起的。但一时找不出过敏的源头。

于是,我带医院,医生的判断和我一致,首先,她否定了是“麦粒肿”,理由与我如出一辙,我舒了一口气,幸好没吃那些消炎药。我问医生:她昨天吃的食物都是平常接触过的,以往没有不良反应呀?医生解释说:过敏源这东西很复杂,现在是春季,很可能是花粉或空气引起的,过敏体质的人都很敏感,很容易就中枪。后来医生开了抗过敏药和药膏,女儿服用后,下午放学时,眼睛就不痛了,也明显消肿了,说明诊断是对的。第三天就全愈了。

只有当我们足够了解孩子时,才能给他们安全感。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在给他温饱之外,需要更加关爱他们的身体和健康。

我后来反思了一下,为什么医生会误诊,有没有自己的责任?我与孩子爸交流之后发现了问题所在。

其实,陪孩子去看病就是考验家长的常识以及对孩子的了解程度,由于孩子爸爸平时忙于工作,且是个生活盲,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了解实在有限,所以,他看到女儿眼睛肿了,很直观的认为是眼睛有问题,直接在持号处挂了眼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没有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医生在不了解我女儿过敏体质的情况下,只是通过眼观就判断我女儿得的是“麦粒肿”,而孩子爸爸也没有对医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导致女儿被误诊了。

而我的经验是:如果孩子腹痛,发烧感冒等,挂内科。而外在的不适,挂外科。为什么这样挂号?就拿这次事件说吧,我有点怀疑女儿是过敏,但是这次过敏不同以往的身上起风包,起疹子,而是在眼睛处,就就很容易误判。是看眼科还是看皮肤科呢?看这两个科,医生都不会问内因,而外科涵盖了这两个科。有经验的医生在望闻问之后,就能做出诊断了。而如果他不能确定,他会建议你到其他科做检查。检查后,再给他看结果。但是,这个过程中,你提供给医生的信息是非常重要的,你要说明她以前有过些和这相关的病史,什么体质等等,在医生询问时,既不过分描述,也不避重就轻,实事求是。

性命攸关,必须谨慎。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诈骗曝光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jt.com/ways/7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