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取一颗麦粒

人已跨过了年的门,但还没有给年一个交待,年如烟消散了,如水流走了,我们是不是像大雁在空中飞过,没有留下一丝痕迹呢?年的生命叙事逼着我们回溯自己的生命,在自己流淌的岁月中去打捞沉淀在生命深处的贝壳,这件事,是很重要的,就像风尘仆仆地赶路,现在应该沐浴洗礼,盘点行囊,重整行装,遥望远方,以待重新上路。

今年,乏善可陈,先说读书吧!十分可怜,惨不忍睹,计划非常美好,有时突然买回近六七百元几十本书,床头柜近一半月就放一摞摞书,书桌上,要不了一月就被书挤满了,但是,许多书都只是阅读计划,计划总是被自己破坏。比如,今晚要继续啃读《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但是没有打卡,于是屁股一坐,手一敲键盘,噼噼啪啪,就停不下来,不是文思如泉涌,而是拼命挤牙膏,如果当天没有读书,教室里没有故事,那就更难了,有时也奇怪,写着写着就一泻千里了,哗哗哗地,四五千字才能打个句号,可是,时间已跑到了深夜十二点了,怎么办?书还没有摸呢!写得多,写得艰难,于是把读书时间侵占了,凌晨睡在床上总是不踏实,因为那么多书被我一天又一天地冷落了。今天,提交生命叙事倒计时,只剩下19天了,该算算账了,我只好眯着眼、遮着面来晒一晒今年读书的摊子,我知道,你一定在偷笑了,没关系,我觉得,我还是尽力了。

一、精读书籍

郝晓东著《改变教育的十二个关键词》

郝晓东著《给青年教师的四十封信》

魏智渊著《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学》上、下

朱永新著《未来学校》

陈美丽著《走出大漠的女孩》

李海林著《岛上学校》

李希贵著《学校如何运转》

王荣生主编《散文教学教什么》(重读)

黑岩祐治著《全世界都想上的课》

老舍《骆驼祥子》(做共读课程的批注读)

凡尔纳《海底两万里》(做共读课程的批注读)

冯冀才《俗世奇人》(做写作课程的重读)

汪曾祺《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康拉德·洛伦滋《所罗门王的指环》

二、啃读书籍

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

爱斯米·科德尔著《特别女生萨哈拉》

怀特海著《教育的目的》

阿德勒著《儿童的人格教育》

三、略读书籍

杨东平主编《中国教育发展报告》(跳读)

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练》(读了一半)

戴维·伯姆《谈对话》(读了一半)

布兰思福特等编著《人是如何学习的》(读了四分之一)

李镇西著《教育的种语言》(略读)

李镇西著《爱心与教育》(重读)

罗素著《幸福之路》(跳读)

朱迪斯·哈里斯著《教养的迷思》(读了一半)

艾莉森·高普尼克著《园丁与木匠》(读了一半)

王荣生著《语文科课程论基础》(读了四分之一)

我敢保证,这些书都是我摸过的,至于书残留了我的体温否?不重要!最要命的是,我发现教室里,自己的课堂还是没有明显变化,学生的成绩也没有明显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没有明显进步,甚至,走在大街上,有的学生看到我就跑了!我读书变得威力无穷了吗?自己是变成了神还是妖怪了?这样读,是不是读歪了?走火入魔了?不能从阅读中生长出自己的能力来,不能解决教育教学的问题,不能给学生学业帮助,把一长串书名列出来,用来吓唬人吗?把自己的感受深刻地写出来,是泛滥地抒情吗?

今年读的书真是可怜,但是,我明白一个道理,要从专业阅读长出一厘米的进步来,必须像一个勤劳的农民,愿意晨兴理荒秽,愿意带月荷锄归,愿意以日以年,愿意用春夏秋冬换取一颗麦粒!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jt.com/wazlyy/131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