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八句话,道破老子思想精髓

老子,春秋时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曾在东周国都洛邑(今河南洛阳),任守藏史(相当于国家图书馆馆长)。

他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并在函谷关前(位于今河南灵宝),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

《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座高峰,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

老子的《道德经》一书,是人类生命活力的颂歌,是中国这一智慧巨人对宇宙、人生、社会、政治、军事认知的哲学格言,是中国文化的大宝藏,是中国思想史上一次灿烂的日出。

五千精妙,博大精深,从宇宙到人生,从物质到精神,从社会到政治,无数个层面上的东西都囊括其中,布列得井井有序。

他的思想似乎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貌似虚静,却满溢爱之情;他倡「无为」,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守静,实则「制动」;他甘「居后」,反而「占先」;无为清静其外,有为积极其内。

《道德经》充满智慧之爱,闪烁智慧之美。

鲁迅说:「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

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

从汉代起,历代帝王就开始到河南鹿邑去祭拜老子。

《道德经》的国外版本有一千多种,是被翻译语言最多的中国书籍。

▌1、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释文:大功告成,诸事办妥,老百姓都认为我本来就是这样自自然然的。

也就是说,完成功业的过程没有受他人强制的感觉,是人们的本性使然。

人有趋利避害的本性,有被习惯左右行为的本性,有依靠共通的文化习俗求生存的本性,有创新、适时改变自己的习惯和习俗以适应外界环境的本性。

顺着这些本性去完成功业,人们会觉得原本就如此,很顺当,不会有牵强和被强迫的感觉和不满,完成功业也就自然而然。

这也就是人性化管理能够事半功倍的根据。

▌2、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释文:领导者的行事原则是做而不争夺。

正因为不争夺,所以普天之下的人们都无法与之争夺。

正如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商场之高手,也为而不争。

不争者之所以反而得胜,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符合人之本性,利人而无害于人,善得人之助,故能不争而胜。

▌3、知止可以不殆。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释文:知道适时终止可以不陷入危险的境地。

因为没有达到满盈的程度,所以能够在事物趋于破旧的时候浴火重生。

老子认为「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事物发展壮大而达到满盈的程度,就必然逐渐走向衰老死亡,就是说它渐渐不再近于道了,不近于道就会早衰亡。

因此领导者不应当过分追求壮大,使事物趋于满盈而过早走向死亡。

反而应当注意发展要控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持不至于过早满盈的程度,因而能够从容创新,使事物在破旧死亡之前能够浴火重生,脱胎换骨而处于有足够发展空间的新状态,因而能够继续发展。

▌4、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释文:知人的人具有睿智,自知的人算是聪明。

能胜人的称得上是有力量,能自胜的人才算得上是强大。

因此吕氏春秋先己篇曰:「故胜人者,必先自胜,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自知篇曰:「存亡安危,勿求于外,务在自知。……败莫大于不自知。」

一个管理者如果缺乏自知之明,自胜之功力,就很难知人善任而进行有效的管理。

毛泽东曾说过:「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蒋介石也将曾国藩作为自己的人生楷模,处处效法。

独树一帜的曾氏之学,是对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是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智慧的凝结。

曾国藩一生「用将则胜,自将则败」。

曾之用兵,靠「敬」与「诚」两字,广得人才。一旦委以全权,用将得当,屡建大功;胜则自傲,自将而一试身手,屡战屡败,至于数次自杀未遂。

正是这些磨难和经验教训使他逐渐明了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的哲理,达到「依天照海花无数,高山流水心自知」的人生境界,能够自胜而拥有强大的人格力量。

▌5、无为而无不为。

释文: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

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

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

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老子还强调:「上士闻道勤而行之」。把握了规律就用以指导实践,而不是用于空谈。

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无为」的最终要求的是遵循自然规律办事,也就是所谓的「顺其自然」、「因势利导」。

▌6、治人事天莫若啬。

释文:管理治理众人并有事于天地,最好的办法莫如农耕那样。

也就是说应当顺着作物生长的规律,不要强制它,顺从它发展的需要而照顾它、灌溉它、扶助它,这样作物必然成长得很好,能够获得丰收。

因此,管理者带领众人去完成事业,同样也要遵循这个原则,才能够获得丰硕的成果。

▌7、治大国若烹小鲜。

释文:治理大的国家就好像煎小鱼那样。

也就是说领导者不可乱加干扰,要按照火候来照料,绝不可以还不到时候就乱翻乱搅,把小鱼都搅糊了。

领导者治理一个组织,也必须像煎小鱼那样谨慎从事,绝不可不到时机就胡搅乱作把事情搞糟。

▌8、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释文: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老子还认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是以无为遵道为正,以智谋为奇。

「归根曰静」,回归到遵道之正,「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遵道是成大事的根本,奇谋只是辅助性的手段。

(三)、民间日常生活中的巫术

这里之所以冠以“民间日常生活中的巫术”,是因为这几乎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常识,无需巫师人等的帮助,稍具常识的人都会使用,因此,人们使用的机会多,而且很普遍。

1、喊魂小孩丢失魂魄以后生病,病或者久治不愈,或者有怪异的表现:下午开始发烧,或加重;夜寐不安,常常梦中惊醒,发出恐怖的声音,好像受到惊吓一样;梦中露晴;白晴成青色,精神萎靡不振,一根或一小咎头发竖起,有特殊的眼神(行话叫作“挂牌子”)。这时,小孩可以用喊魂的办法来治愈。

方法之一:把镜子放在小孩的枕头下面,用女人的裤子做小孩的枕头。这是为了祛邪安神。夜晚,等小孩入睡后,一个人自外向里呼喊小孩回家,另一个人在床头答应小孩已回家安睡。如此反复喊三遍,三个夜晚。

方法之二:夜晚,在估计是小孩丢失魂魄的地方呼喊小孩的名字,并以纸包米少许,丢放在这里。

办法之三:背楼梯一架置于门口,焚香于一侧,烧黄裱纸净楼梯一遍。然后,由两个大人抱着小孩从上到下,按照先进来再出去,最后又进来的顺序,让小孩钻楼梯。如此作三个夜晚,每晚“演习”三遍。

办法之四:在屋檐下捡小石子或砂砾七颗,洗净,加米少煮熟,让小孩吃掉。

2、解煞民间认为,出殡、棺柩下葬及拆老屋时,还有其它不确定的时期,人都可能遭遇神煞而生病,甚至死去。这就是民间所的“中煞”。中煞之后,人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病,病症的表现是浑身无力,神情萎靡,寒战抽搐,口干而不欲饮食,饮食入口即吐,始则神志清楚,继则昏昏欲睡,如果不能及时解煞,人就会慢慢的昏迷,直到死亡。或者一开始就高烧发热,沉沉欲睡,甚或寒战昏迷。这样的人事先必有可能中煞的经历,这是判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解煞的办法是用老土砖泥若干,就老杉树皮三小块,早稻米若干,加水煮熟喝汤。或者仅用老土砖泥、杉树皮中的一种,或两种东西泡水喝。

3、止小孩夜哭小孩夜间啼哭不止,无法安眠,持续数日,民间认为非病所致,也就不能用治病的方式来处理了。办法之一是用小红纸写上“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个夜叫郎,过路君子念一遍,一觉睡到大天光”,张贴在路口,让人一遍又一遍的读。办法之二是拜鸡窠:夜晚,焚香于鸡窝边,抱小孩对着鸡窝祈拜:“鸡公鸡婆白天睡,男孩女孩夜里睡。”如此持续拜三个夜晚。

4、治疗麦粒肿麦粒肿,潞水民间依其在上下眼睑的位置,依次叫“刁针”、“艮针”。潞水民间谚语云“说话不真,病刁针”得病的原因是患者撒谎。治疗的方法是:用线在手上扎结七个结,左眼病扎右手中指,右手病扎左手中指,依顺序每扎一个结即说一声“扎(方言读音为diao~ao)死刁针(或艮针)一下,扎死刁针(或艮针)两下,扎死刁针(或艮针)三下……七下。”

止小孩夜哭、治疗麦粒肿的方法可能来源于古代医学典籍记载的所谓“禁方”,这在《黄帝内经》中有具体的记载。

5、驱蚂蚁农历四月初八,相传为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这一天,用小红纸条两条,写上“佛生四月八,蚂蚁今日嫁。嫁到深山里,永远不回家。”然后交叉贴在蚂蚁窝口。

6、酿酒下酒曲时,操作者双手一翻一覆,交叉进行数次,同时默念:“清甜,好呷,有出头”。“有出头”,就是所酿酒多而又多。

(四)、巫术探秘

这里试图从巫师的符咒、法器、禁忌、风险等几个方面来介绍与巫术相关的一些常识。

从部分巫师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一部分巫术其实就是巫师们在长期工作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或者总结归纳的一些技巧,这其中包括一些科普知识。巫师们囿于自己的身份,故意秘而不宣,渲染它的神秘色彩,这些经验、技巧和知识就成了巫术了。有两个例子足以说明这一点:据说,僧尼们凭借“下雪山”这种法术可以确保人的尸首结冰不腐烂,其实,所谓的“冰”就是干青蛙卵。行这种巫术实际上是技巧与知识的结合。又据说,巫师们用纸或布包住装满了水的坛子之后,再施以符咒,然后把坛子倒过来挑在肩上或挂起来,但水不会流下来。稍具物理知识的人就知道,这一种法术纯粹就是大气压强的“课外实验”演示。

至于其它巫术,再没有解密的情况下,似乎只能说是一系列的迷了。

据说,巫师们还会因为运气及身体状况两个方面的原因,使自己的巫术在不同时期,不同场所的功效不一。而不同流派的巫术也会因为巫师的职业、身份(主要指是否是道士、僧尼这样的身份)不同,功力不一。但总的来说,巫术属于“阴”、“邪”的范畴,遵循“邪不压正”这个规律。

接下来说一说与题目有关的问题。

从部分巫师的叙述中,我们知道,普通的巫术,可以单人施行,即行即用,施行时大约要经由这样几个环节:回忆师父传授巫术时的情形;默念师父的名讳;默念口诀;用手、脚或笔在手掌、地上、纸上、器物上或空中画一定图形、文字或符号,这就是画符。画在纸质材料上的符,必须用朱砂作书画材料。这样的巫术多用以防身自卫。还有一类巫术,可以由巫师告诉别人怎么做,自己不必亲临现场,这时,要借助供品和宫衣。这样的巫术多用于普通的驱邪治病。一般的驱邪治病巫师必须亲临,用符咒、供品、宫衣、牺牲。至于用于大型驱邪禳灾、赛神祈福活动的巫术,必须借助一定场面的法事。这时,必须布置法坛,挂宫衣;巫师临坛做法时,必须严格的仪轨行事:穿法衣,操法器,诵经起舞,画符念咒,专业化的特征极其明显,这是道士的作业,但是,道士的这一套本领最初是从巫师身上学来的。

巫师的口诀由师徒世代口耳相传,大体上是固定不变的。所谓口诀,民间称其为“令”,大致分为咒、禁两大类。咒即诅咒,侧重于降灾。禁即禁止、禁令、禁绝,侧重于役使、驱除、禁绝鬼怪。比较而言,口诀以禁居多。在习惯上,人们笼统的称其为“口诀”,有时又称其为“符”。从文献记载来看,最初的巫师口诀以直指其事、明确的标示所期望达到的功效为特征。我举几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老鼠不祥,过者受其殃。”这是一个驱老鼠的咒语。

“天神下干疾,神女倚序听神语:某狐叉非其处所,已!不已,斧斩若。”翻译起来就是这样的:老天爷给某人降下了疝气病(即狐叉),这个疝气长得不是地方,赶快让我痊愈,不然,我用大斧头砍死你。这是吴、楚两地巫师治疝气病的咒语。

至少从东汉开始,道教移用巫师的巫术、巫仪、禁咒等为己所用,咒语也就开始了发生变化。魏晋南北朝以后,儒、释、道三教圆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咒语也带上了这个色彩。这样一来,一条完整的口诀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请师父或礼敬师父的文字;描述应达到的效果的文字;表示祈使、命令的文字。其中第二部分似乎与古代祝官的祝辞很相像,《礼记·郊特牲》记载了据说是上古时代的神农氏入秋以后祭祀“八神”做的一篇祝辞:“土反其宅,水归其壑;昆虫毋作,草木归其泽”。两者相比,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的某种联系。第三部分的文字,比如“如律令”、“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赦”,似乎最早产生于汉代。从出土的汉代解注瓶(又称解除文、解殃瓶)来看,这与解注瓶上表示祈使、命令的文字基本上是一致的:一般是“如律令”,或“急急如律令”。古代祝官的祝词、汉代解祝瓶上的文字及巫师的口诀中文字,这三者之间应该有一定的承续关系。

据考证,口诀中的“急急如律令”、“如律令”是汉魏时期政府公文的遗留,意思是如律如令,快快执行。后世道教徒奉老子为教主,故冠以“太上老君”。“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赦”最早出现的时间则至少在魏晋时期。又,至少是汉代,以越巫善于行禁。所以,口诀中的禁,大概主要来源于古越地的巫觋。

现在以止血口诀为例。

例一:抬头看青天,师父在身边。传度师父xx,在吾弟子身前左右。止了血道血不流,止了江河水倒流。有痛消痛,有脓消脓。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赦。

例二:抬头看青天,师父在身边。阴兵阴将,阳兵阳将。句句如令,太上老君。(诵毕,用右手在左手手掌内写一个井字,并画一个圆圈把井字围起来。)

再以两个藏身口诀为例。

例一:一画天字长,二画地字长,三画人长身,四画鬼灭亡。(讼毕,用右手在左手手掌内写一个令字。)

例二:云黑黑,雾黑黑,邪魔鬼怪近不得。(诵毕,用右脚在地上写一个雷字。)

巫师的符,在道教中叫符箓,一般要求用朱砂写在黄裱纸上。这些符多半是文字、图形抽象化的结果,有时会夹以明显的文字,比如“雷”、“井”、“令”等字。巫师将符火焚烧,或张贴,或由人佩戴。有时,符上还必须涂以牺牲的血液。有的符直接由巫师用手指或点燃的香画成,画在人身上,器物上,或空中,这是无形的符。符的作用是当作神灵、法令及巫师法力的表证物。汉代的解注瓶上,像口诀一样的文字与符并连在一起,口诀和符都形之于器物上,并且是先写文字再画符。巫师分而为口诀、符,口诀形之于语言,一般是默诵默念,符一般形之于纸上或器物上,两者分开使用,或者两者同时进行,这大概是后世演化的结果。

道士僧尼的一些巫术活动,比如求雨,还要用表文,即用以在人神之间沟通信息的文书。这应该是符咒的一种特殊形式。

法器的形式可以说是丰富多彩的。道士僧尼的法器尤其多,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乐器,用于念经唱赞时伴奏;各种宫衣,神坛(神台、神案;还有画有或刻有神佛图像的器物,如小型折叠式的屏。)用于礼敬必须礼敬的神佛;作为法令、法力表证物的器物,用于向鬼神发号施令,如道士手中的剑,面具、印、镜。一般情况下,巫师用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东西为法器:早稻米、谷、水、碗、盆、罐、五彩丝线等等。

这里特别介绍两种法器。

其一、令尺。这是民间神乎其力、谈之色变的法器,又叫令牌,在道士、僧尼的行话中叫做“总坛”。道士用之尤多,多用杻木制成,里面安有海马等“器脏”及拥有者的姓名,因此,极有灵性。据说,特别厉害的令尺,只需对人一指,就会伤害人。我看过一把令尺。这是一把枣红色的令尺,上部呈半圆体,下部呈长方体。这与古代祭祀礼器中的琮很相似。琮是一种圆柱体、长方体串联在一起的管状玉器,外方内圆,寓意为天圆地方,天地同在,祭祀时用以礼敬天地。令尺大概是由这种礼器演化而来的,寓意是一致的。

其二、禁坛。形式上是民间常用的小罐子,民间巫师用以囚禁捉拿来的鬼怪神灵。巫师把拘来的鬼怪装入罐中,罐口用五张不同颜色的纸封好,用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捆好罐口,埋入地下,或者到一定时间再放出来,或者永远不放出来。但是,人们往往会无意之中挖开禁坛而遭祸。这似乎与汉代的解注瓶、解殃瓶有些相似。

巫师有一定的风险,最大的风险是绝、病、贫。绝,即绝后,没有子孙后代;病,就是生病,巫师自己或他们的家人常年生病,与医药为友;贫,就是贫穷,一当巫师,不是“无产阶级”中一员,就是“贫雇农”的同伴。除此之外,主要的风险是时刻面临着神灵鬼怪的暗中挑衅。巫师们与鬼怪互为敌人,巫师以驱除、制服鬼怪为职业行为;鬼怪便以巫师为主动攻击的对象,力求反制巫师。鬼怪挑衅的办法是扰乱法场,与巫师作难;在巫师下午或夜晚外出的路上,主动与巫师比试,与巫师斗法。巫师防范的办法是力求学艺精而全,能应对各种问题;谨守禁忌;藏身,就是用符咒把自己藏起来,使鬼怪找不到或无法近身。藏身,有临时藏身、长年藏身两种形式。临时藏身,就是临事而藏,它的时效有限;长年藏身无事先藏,有备无患,它的时效较长。据说,长年藏身每于正月初一开始,一藏三年。

巫师职业的风险,使得一部分人宁愿功夫失传,也不收徒弟,还有一部分人中途自毁功夫,或者请师父收回功夫。自毁功夫的办法很简单:吃狗肉或与月经、孕产过程中的排泄物有接触的食物。

面对挑衅,巫师的办法是先礼让后回击。这时,失败的巫师可以借助师父的力量来自救:请师父帮忙。请师父帮忙时,有一种方式颇为怪异:借用师父留下的法衣法器回击,甚至是躺在师父的坟上默请师父帮忙。失败的巫师还可以巧妙的摆脱或将其转加给别人。还有一种办法就是认输,用主动上供品烧宫衣等方式与鬼怪讲和。失败的巫师,若不能及时自救,轻则法事不成功,重则反过来被鬼怪所制,生病致残,或者死去。

巫师授徒的方式,一般情况下是口耳相传,言传身教。特殊的情况就使民间所说的“倒教”,意思是在关键时期,把一生所学的全部传给弟子,或者,把最为秘密、关键的东西传给弟子。一般是临死前在床头倒教。巫师们往往要全面考察弟子,不会把所有的本领一次性传给弟子,或者,在众多的弟子中,只选一个人作为自己的真正接班人,或者,因为本人濒临死亡,来不及用常规的方式授徒。这时,巫师就会用倒教的方式来授徒了:把弟子请进密室,或者病床前,不分昼夜,用满堂灌的办法,把本领一一说给弟子。民间说的倒教,主要指巫师濒临死亡时教授徒弟。倒教的特殊之处在于:一个今后要从事这种职业,或者继承这种技艺的人,即使是他在此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职业,他也可以凭这样的学习得到师父的全部功夫,从事自己的职业。巫师还可以死后授徒,办法是看中一个人后,留下衣服、法器等信物及记录巫术的书籍、笔记,嘱咐别人请徒弟在规定的时间内接受这些东西,徒弟通过看书、看笔记,也能获取师父的真传。与此有关,师父也可以随时把徒弟的功夫收回去,这时,一个人即使依然会口诀符咒,也没有任何作用。

巫师之中,有一种特殊的巫师,按行内的说法,他传的是“绝教”,即有使人绝后的巫术。这样的巫师在传授徒弟时往往煞费心思:他寻寻觅觅,终于找到了一个合意的人选,他想办法让这个人和自己呆在一起生活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每到偏僻、荒无人迹的地方,他就会不时亦真亦假的问跟在后面的人:“你后面有人吗?”你回头一看,没人呀!你回答说:“没人。”你就真的子孙死尽,除你之外,家里再没有别的人了。这时,你就有资格成为师父的“正宗”徒弟了。

至于巫师行规禁忌,核心的东西有三条:一是禁食狗肉及与月经、孕产过程中的排泄物有接触的食物,其原因,我在前文已经说过。二是严禁徒弟炫耀功夫,或者无故、轻易以术伤人。所以,民间巫师择徒有一个重要的标准:作徒弟的必须为人本分,自制力强,能忍受别人的挑衅,甚至欺凌,不会动辄拿出功夫来。有些巫师一生不收徒,其中的一个原因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人选。三是强调尊师敬师。对于违规犯规的徒弟,巫师最为严厉的惩罚措施就是收回功夫。

随喜转发,功德无量!

也许生活并不总是尽如人意,但至少我们可以选择快乐,敞开怀抱,接受当下所有的发生,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4股DAN激活

负能量剪断

爱神疗愈

数字转运

魔法精油

卢恩占卜

灵排

尊重原创。部分文章和图片来于网络和网友推荐,如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星空之神









































北京白癜风医院好不好
北京怎么样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jt.com/wazz/6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