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度居士学习中医第八年
新年马上来临,已正二八经学习中医八年了。研究中医时间长了,也就惯看人世间肉体与心灵的病痛,甚至死亡的悲剧。写这篇总结时刚好是平安夜,其实人生平安是最宝贵的,如若一世平安,那才是人生最难得的财富,可惜又有几人能够定心下来珍惜,并具有珍惜的智慧?
现在经常听到英年早逝的案例,有网络上很遥远的,也有身边亲朋好友的,实在是有点惋惜。也常见到四十岁还不到,已经开始终身吃几种药来控制各种疾病的,尤其是熟悉的或认识的人患癌信息不断。怎么都感觉像是活在一个“悲惨世界”中。
人到中年,已经很明白健康对自己才是最最重要的,其他一切均为身外之物,随缘随性。人生不过是一场无常的醒来,睁开眼睛看一眼众生颠倒、万象迷离的大千世界,然后又沉沉睡去而已。奈何现已深陷尘世这个泥潭,难以潇洒解脱,“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这才是现在的真实想法。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一个人所患的疾病是果,那患病的因是什么?比如小孩食积发烧,发烧是果,吃多了是因,为什么吃多了?不就是心中的贪么?可见贪才是真正的因。所以佛家说,人的烦恼主要是由“贪、嗔、痴、慢、疑”五毒造成的,其实从中医角度来看,很多疾病的根源也如是。但病人主要是怕果,而很少主动去改因。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在几千年前就超越了肉体,并从神的层面已能够治疗疾病。中医把疾病的层次划分为“气形神”,治疗的难度也依次越来越高,所以中医养生很看重神的作用,如中医圣典《黄帝内经》中就强调“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在神的层面要力争做到“神清静”才会“气爽快”。六祖惠能说“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也从佛理的角度阐述了神层面的作用。在这个层面上,中医与佛法其实是相通的。
当明白这个道理后,对很多疾病也就只能缓解症状了,对完全治愈不复发就不抱什么希望了。原因无它,因为疾病的治愈主要不取决于医生,而是病人自己。药物在疾病治疗过程中有作用,但作用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医生更多的作用是帮病人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指出问题的本源,引导病人自己从根本上去调整改变,这才是正道。今年的学习内容有些杂乱,买了几十本书,包括彭坚的汤方实战,班秀文、丁启后、韩白灵的妇科,朱锦善的儿科,姜春华的经方,大冢敬节的伤寒金匮解说,吴雄志的肿瘤,还有一堆针灸的书,但主要还是围绕《伤寒论》《金匮要略》学习,重点研究儿科与妇科的治疗方法,同时学习无门伤寒的思路,研究王旭高肝病的治疗方法。对一些复杂的疑难杂病加深了白癜风治疗与护理北京治疗白癜风较好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