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鹅眼睛流泪是什么情况
在肉鸭养殖过程中,常见到鸭子眼睛有泪、湿眼圈的状况出现,根据湿眼圈现象发生原因明确与否,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原因明确的湿眼圈,有两种。
1:因棚舍氨气含量高导致的眼流泪湿眼圈。棚舍通风不良,氨气含量高,由于氨气是一种可溶于水的强刺激气体,因此溶于眼表泪液中刺激眼结膜,导致泪腺分泌过多的泪液来冲洗形成泪斑。养殖管理中采取加强通风等降低氨气浓度的措施后,湿眼圈现象会很快消失。
2:某些疾病发生时伴发的流泪湿眼圈,如传染性浆膜炎、大肠杆菌病、温和型流感、副黏病毒、鸭瘟、腺病毒等病发病时,结膜炎症分泌物增多形成湿眼圈。随着疾病的治疗恢复,伴随这些疾病出现的湿眼圈也会随之消失。
第二类,原因不明的持续湿眼圈。
这种情况的湿眼圈,鸭群并不表现出某种明显的病症,大群精神状态、采食、粪便看似也算正常。因此养殖场往往也不会深究湿眼圈产生的原因,不采取相应措施消除。
那么这种状况值不值得我们重视呢,或者把它仅作为个别眼部疾病、结膜炎症来对待。万事皆有因果,出现这种不正常的表面现象肯定有着更深层的生理原因。
中医讲肝主目,泪为肝之液、肝阴不足,泪液减少,两目发涩;肝经风热双目流泪生眵。持续不明原因湿眼圈我们可以从肝部健康着手来研究。而从西医免疫学的发生机制来深究也会发现,这种现象与肝脏功能降低导致的机体免疫力下降有直接联系。
不明原因湿眼圈的免疫学原理:
我们先来看眼部免疫防御机制的组成,共分为4层。
1:眼黏膜上皮细胞及其分泌物对病原体形成物理隔绝屏障。
2:眼黏膜上皮中腺体分泌的抗菌成分,如泪液中含有大量溶菌酶,具有杀灭细菌和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对病原体形成化学屏障。
3:黏膜上皮细胞下层组织液中分布的巨噬细胞及NK细胞,具有吞噬病原体及清除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作用,形成免疫细胞屏蔽。
4:炎黏膜上皮下层结缔组织中分布的浆细胞所分泌的免疫球蛋白SlgA,及其数量相适应的补体蛋白所构成的局部黏膜免疫屏障,在免疫防卫中起着最终清除病原体、促进眼部恢复健康、防止反复感染的作用。
鸭子持续不明原因湿眼圈,说明泪腺在不断的分泌泪液来冲洗眼球表面,这种情况下泪液分泌量远远超过正常润眼所需的量。那出现了什么情况使泪腺不断分泌眼泪呢?
眼表是机体与外部环境直接接触的部位,当眼表免疫屏障被破坏,病原体无法被彻底清除,眼表被反复感染,致使泪腺不断分泌眼泪来通过溶菌酶防止病原体的进一步感染。
这说明了眼表局部黏膜免疫屏障功能降低,病原体无法被彻底清除。这也说明浆细胞或浆细胞分泌的免疫球蛋白及其补体蛋白的缺失。而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B细胞数量不足又预示着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全面下降。而鸭群整体状况指标较好的情况下说明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健全,这只能说明是补体蛋白缺失。
体内各种细胞均可能合成补体蛋白,其中肝细胞和巨噬细胞是补体的主要产生细胞。由于肝脏起着统一供应血清中及黏膜下补体蛋白的作用,因此肝脏功能下降时,机体各部位补体蛋白均会不足。因此持续的不明原因湿眼圈和肝功能低下有着必然的联系。
实际的养殖管理过程中肉鸭肝脏也是极易被损害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多种霉菌及其毒素,过量的化学药物,鸭肝病毒、腺病毒、呼肠孤病毒、沙门氏菌、鸭疫李氏杆菌等引起肝脏病变的疾病。
如何消除鸭持续不明原因湿眼圈现象
通过改善和提高肝脏功能,可以有效消除鸭群持续不明原因湿眼圈现象,同时还能消除部分肉鸭免疫力低下、腹泻、生长障碍等一系列问题。
改善和提高鸭肝脏功能是一个系统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