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变应性鼻炎
诊断和治疗指南
(年,天津)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编辑委员会鼻科组
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
(临床指南是指导医生诊断治疗的,是一个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整个群体的方向指导,但每个患者的病情都具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每个患者的用药都是有所差异的。这里给大家介绍这些药物,是为了增长大家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不能以此给自己开药。每个患者需要用什么药,用多久的疗程,这些需要大夫的专业判断!)
(1)不良反应类型及分级:
变应原免疫治疗的不良反应包括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皮下免疫治疗的局部反应主要为变应原疫苗注射部位瘙痒、红肿、硬结甚至坏死等。舌下免疫治疗的局部反应则主要为舌下瘙痒、红肿等,另还可因变应原疫苗吞咽后发生腹痛、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局部不良反应一般24h内自行消退,不影响治疗。如果局部反应连续发生,提示治疗剂量过大,需考虑减量并予以局部对症处理。
变应原免疫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一般可分为4级(表3)。随着标准化变应原疫苗在临床广泛应用,全身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下降。据美国统计,皮下免疫治疗在次注射中出现1次全身反应(0.1%),但极少发生致死性严重过敏反应(1/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国内多中心、大样本临床观察显示,屋尘螨标准化变应原疫苗皮下免疫治疗的全身反应发生率为0.47%(次注射出现94次),多见于儿童或合并哮喘患者;全身反应级别中1级占大多数(74.47%),2级和3级分别为15.96%和7.45%,有2.13%为4级。
与皮下免疫治疗相比,舌下免疫治疗的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严重程度较轻。据报道,接受变应原舌下免疫治疗的患者中0.%出现全身反应,每00次舌下投药仅出现1.4次严重不良反应,包括哮喘发作、腹痛/呕吐、悬雍垂水肿、荨麻疹持续48h等。舌下免疫治疗临床应用至今,国内外尚无导致死亡的病例报告。
(2)不良反应的处理:
轻度局部反应一般无需处理,也可酌情使用口服抗组胺药,皮下免疫治疗者可在注射部位局部冷敷或涂搽糖皮质激素乳剂。如果局部不良反应较严重,可按照表4中的措施进行处理,且适当调整治疗剂量。
全身不良反应需进行分级处理。如本次使用变应原疫苗后出现的全身反应属轻-中度,经对症处理后,可继续进行免疫治疗,但需调整剂量;如出现重度全身反应或发生过敏性休克,应考虑终止免疫治疗。
一些特殊反应的处理方法为:①支气管痉挛:应及时吸入短效β2受体激动剂,必要时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和氨茶碱,吸氧等。②喉水肿:立即应用1∶肾上腺素0.3ml皮下或肌肉注射,随后可采用1∶肾上腺素0.3ml雾化吸入,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做好气管切开准备等。③心搏骤停:如出现意识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想了解更多关于过敏性鼻炎的知识,长按并扫描北京最专业看白癜风医院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