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大世界麦粒
麦粒可谓名副其实,长得又瘦又小。
麦粒刚刚出生时,只有四斤八两。长大后也是高度“营养不良”,只是“重量”变成了“高度”——四尺八寸。
“自然条件”不好,当然也就找不到对象、娶不上媳妇。娶不上媳妇的麦粒,索性“破罐子破摔”,吃、喝、嫖、赌、抽“五毒俱全”,这样一来,免不了做一些“偷鸡摸狗”的勾当。
一次,麦粒因为没有了买大烟的钱,就“兔子”吃了“窝边草”,偷了他二叔家的一只羊。后来不知为什么,二叔就问他要羊。麦粒并不抵赖,直言不讳地说:“是我偷了你家的羊。等哪天我还你一只更大的。”
果不其然,第二天夜里刚刚定更,麦粒就给他二叔送来了一只羊,而且又肥又大。
可是,不到三天,麦粒的三爷又找上门来,问麦粒“是不是偷了俺家的羊还给了你二叔。”麦粒依然是不卑不亢地承认:“不就是一只羊吗?还你一只就是了。”
隔不几天,三爷果然又收到了麦粒还回来的羊,还是又肥又大……
不过,如果麦粒偷了你的东西而没有被你发现,那就只好自认倒霉了。当然,也有丢了东西去“蒙”麦粒的,而且往往是“歪打正着”,如愿以偿。
麦粒也“偷人”。村里谁家男人哪一夜不在家,他就像有什么“特异功能”似的知道,继而找上门去,许给那家女人以“小恩小惠”,与人家“恩爱”一番。但又常常不能给人家兑现“诺言”。那时候人们都很封建,有了这种事,女人只能吃一个“哑巴亏”,是不能说出去的——“家丑不可外扬”嘛。所以,麦粒也没有为此吃上“官司”,只是他找女人的“路”越走越窄,桃花运越来越差……
麦粒成了“鸡鸣狗盗”之徒,村人自然也就讨厌他,甚至有人盼他早死:“好人不长寿,祸害一千年——麦粒怎么还不死啊?”
或许因为麦粒家生活条件好了的缘故吧,他的弟弟王轲就不一样了。麦粒出生后的第四年,他的父亲王先河“推牌九”一夜之间赢了三“红车子”(方言。即一种木制独轮车)银元铜钱,一下子买了八十多亩两合土地。土地,是农民的“根本”,也就是说有了土地,就是有了一切。所以,麦粒的弟弟王轲出生的时候,又白又胖,足足的八斤九两,非常讨人喜爱。长大之后又很聪明,七岁上就被父亲送到了私塾(即私人学馆)读书,《百家姓》、《三字经》、《弟子规》背得滚瓜烂熟,继而还学了“四书五经”。故而可以说是满口仁义道德。虽然没有功名,但村上人有了红白喜事,都要请他帮忙摆布,甚至连生了孩子,也要请他给取名。所以,王轲极受邻里乡亲的欢迎和喜爱。
几年后,日本人来了。
日本人决定在邻村建一个据点——炮楼。于是,日本人便在方圆的十里八村征集民工。可能是相信了“鬼子”所说的“有银元拿”、“有白面馍吃”的“鬼话”,加之“二鬼子”——保长、甲长的百般威逼,所有的十八岁至五十五岁的男性公民都在“亦喜亦忧”中去了工地。
麦粒的父亲王先河没有去鬼子的工地。或许他是因自己有点“身份”(富户),或许他是因自己可去可不去——已经五十五岁。
这一天早上辰时末(八点半至九点时分),三个“鬼子”闲逛荡,在麦粒家大门口外的村街上,看见了一只芦花大公鸡,顿时“钓”出了他们的“馋虫”。于是便“叽里呱啦”地追赶起这只大公鸡来。王先河听见动静,就走出门想看一看发生了什么事。当他看见“鬼子”正在追赶自家的芦花大公鸡时,便急忙上前阻拦。几个“鬼子”正在兴头上,看见一个满面红光的中年男人过来阻拦,立马就把他抓了起来,并五花大绑地捆着他,以“拒不出工”的名义,押着他满村“游街示众”,就连保长出来说情也无济于事。游过街,还扒光他的衣服,一丝不苟地把他绑在村里一棵大槐树上,百般凌辱……
天黑了,三个“鬼子”在大槐树下升起了一堆篝火,一边看着王先河,一边吃喝谈笑,丝毫没有放王先河回家的意思……
这时候,村里德高望重的“二爷”沉不住气了。他先找到麦粒的弟弟王轲:“王轲,你是不是王先河的儿子?如果是,就去把你爹抢回来!”
王轲低下头,没有吱声……
“二爷”无奈,只好去找麦粒:“麦粒,你是不是王先河的儿子?如果是,就去把你爹抢回来!”
登时,麦粒两眼喷火,一扒光脊,找到一把斧头,一把菜刀,“哇哇”怪叫着向大槐树狂奔而去。他来到大槐树下,左手一扬砍杀一个“鬼子”,右手一抬劈死一个“鬼子”,另一个“鬼子”一见不妙,拔腿就跑……
第二天,绑在大槐树上的是“又瘦又小”、“偷鸡摸狗”的麦粒。十几个“鬼子”一起上前,用刺刀将麦粒捅成了马蜂窝……
麦粒出殡时,全村人唏嘘有声。
“二爷”抹了一把泪,大声说道:“麦粒是咱们村的大英雄。今后,谁也不准再提他那些不光彩的过去!”
作者:杨东志,笔名谷鸣,老子故里——河南鹿邑人。著名作家、诗人、书画艺术评论家、“老学”专家。系中国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世界实业家艺术家联合会副主席(执行)、中国美术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书法协会副秘书长、世界华商联合会书画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书画名家理事会副理事长、人民文艺家协会顾问、中国诗书画印研究院顾问、澳门书画联谊会顾问、新加坡中国文化研究会顾问、河北省毛体书协高级顾问、香港高等教育研究生院客座教授(硕导)、《谷鸣》文学社社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省级以上报刊及新加波、菲律宾、台湾等国家与地区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民间文学等作品一千余篇(首);发表书画艺术评论文章余篇;著有长篇小说《坎坷人生》、中篇小说集《黄土地的颤音、短篇小说集《乡雨村风》、诗集《绿色的希冀》以及《道行天下》、《唐玄宗御批道德经今译》、《宋徽宗御批道德经今译》、《明太祖御批道德经今译》、《清世祖御批道德经今译》、《老子大传》、《陈抟大传》等26本书。作品曾获获河南省人民政府首届文学艺术一等奖、河南省民间文学成果奖、河南省首届“橄榄杯”诗歌奖、《芳草》月刊“芳草杯”小说奖、河南省“莲花杯”杂文一等奖等60余次;作品被英国皇家图书馆、中国当代作家代表作陈列馆收藏。生平事迹被收入《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文艺家传集》、《中国诗人传集》等权威辞书。先后受聘为广东深圳东汉文化发展投资公司、江苏项王文化公司、上海荣燕斋书画院、北京墨石斋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山东昌艺阁艺术馆等20余家文化公司和河南李耳集团公司、安徽东汉酒业有限公司、贵州盛世国华酒业集团公司、安徽亳州集慧明道广告策划有限公司等实体企业高级顾问。
杨东志用心写的就是最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