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的那点事督脉

督脉

原文:督脉者,起于下极之腧,并于脊里,上至风府,入脑,上巅,循额,至鼻柱。属阳脉之海也。

今晚开始我们讲奇经八脉,第一条,督脉。我们还是先讲经络循行。督脉,起点是“下极之腧”,下极,也就是极下之处,就起于我们会阴部,往上走在人体后正中线上,“并于脊里”,也就是说走在我们的脊柱内。脊柱内是什么?我们的脊髓。所以我们说督脉与肾相关。肾主骨、生髓,督脉行走于脊柱内,这两者都在我们的脊柱、脊髓发生交集。所以我们现在很流行的督脉铺灸、火龙灸、长寿灸等等,在补督脉之外,还可以起到补肾的作用,增强我们的肾气。

督脉在脊柱内继续往上走,到达风府的位置,也就是我们头后部凹陷的地方,在这个凹陷之处,督脉进入我们的脑里面,往上走到我们头顶。说到这里,我们之前说到的足厥阴肝经也是到达巅顶,足太阳经也是入络脑。所以,我们说这督脉铺灸和火龙灸,不单只能够补肾气,还可以养筋骨、强身体。为什么呢?因为督脉与厥阴肝经相通,肝主筋,就是说肝是主我们筋肉;更重要,我们《黄帝内经》说:“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句话的理解目前虽然存在争议,但是大家的理解共同点都认为,适当的阳气是能够濡养我们的筋肉的。同时,足太阳膀胱经主表,也就是说主我们的肌表,和我们体外的防御相关,太阳经的阳气足了,就不容易受风寒湿浊之邪侵犯。所以,督脉的铺灸或者火龙灸、长寿灸,具有肝肾同补、温阳益气之效。现在我们科室对于督脉铺灸也开展得很多,临床疗效也很好。大家有兴趣可以过来我们科室进修学习。

说了这么多题外话,我们继续回到循行路线上,督脉上行到头顶后,往前走到前额,下走行于我们的鼻子。督脉的循行原文描述就结束了。但是,督脉并不是在鼻子就不继续往前了,我们临床上认为(包括道家炼气),督脉走到鼻子后还要继续往下走,经过我们人中,到达我们上唇内,穿过上牙龈,到达我们的口腔上颚。这督脉才算循行结束。(这倒数第二句话要记住,我们后面讲任脉会再提到。)

1

长强

先讲督脉第一个穴位,长强,定位:尾骨尖与肛门之间的中点,伏卧取穴。命名,长强,长,如果读chang,就表示延绵不断的意思,如果读zhang,那就是生长、长大的意思;强,顾名思义,就是强壮之意,上面我们说了,督脉是阳脉之海,与肝肾相通,连接足太阳经,能够补阳强体,所以名为强。所以,长强之意,一是说明这个穴位能够不断的补充阳气,二是说这个穴位能够化生阳气。古代人很重视生育,对于男性不育的患者,古代善于灸长强,阳气足了,生长的力量就强。不过现在就不好操作,而且考虑卫生的问题,这个穴位现在一般不做灸法。另外,我们说,经络是一条线,是前后相应,上下连通,互相对应的。长强处于下,则对应于脑。因此,对于脑袋的病变,尤其精神疾病,我们常用针刺长强,来治疗精神类疾病。

2

腰阳关

腰阳关,定位:第四腰椎棘突下,约与髂嵴相平。命名,腰阳关,阳关,就是阳气的关卡,是阳气通行出入的门,处于腰部。也就是说,这个地方是治疗腰部疾病的常用穴位,尤其对于腰部冰冷、腰痛等病症,常用艾灸的办法,选用艾条灸、艾箱灸或者麦粒灸。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腰痛的病人用灸法都可以解决。对于部分久病的病人,在腰阳关可以看到一些浅表的青黑色浅静脉,这时候,我们选用的应该是刺络拔罐。就算病人有寒,那么我们也可以在腰阳关刺络拔罐后,选用腰部的其他穴位进行艾灸来补阳。这时候我们就要讲到下一个穴位,补阳的重要穴位。

3

命门穴

命门,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针灸古籍说,这个穴位的选取,是在督脉上,与肚脐相平。也就是说这个穴位是肚脐在腰上的投影点,刚好落在第二腰椎棘突下。命门,生命之门,与性命相关。可见这个穴位的重要性。为什么说这个穴位是补阳的重要穴位呢?我们说,人的生命存在,全靠人体的一丝真阳。所以,这个命门穴主要是补阳,充足我们生命之阳。生命的阳气足了,我们身体自然就会强壮。而这个穴位的操作,一般适用灸法,各种特色灸法都可以选用。有些人灸这个穴位,会觉得前面肚脐都会发热。

4

至阳穴

至阳穴,定位:第7胸椎棘突下,约与肩胛骨下角相平。先看命名,至阳,至,就是到达的意思;阳,我们说胸以上为阳,督脉是阳脉之海,经脉内行走的是人体的阳气。至阳,就是到达阳气之地的意思,还有就是阳气通行之地的意思。所以,我们对于阳气通行不畅的疾病,可以选用这个穴位。临床上,常见的背部肌肉疼痛,或者背部发冷的病症,可以取至阳穴进行艾灸,取温通的作用,协助阳气通达。而且我们临床上可以触诊,对于那些经常熬夜,耗损阳气的人,这个穴位按压会有异常的疼痛。

5

灵台与神道

灵台与神道。灵台,定位:第6胸椎棘突下。神道,定位:第5胸椎棘突下。这两个穴位都与心神相关,善于治疗精神类疾病,比如我们的失眠。灵台,书上说灵台是古代君王公布命令的地方,相比于人体,就是指我们做决定、思考的行为。所以,如果我们精神思虑太过,耗损精神,那么我们可以按揉灵台穴进行放松;或者通过艾灸来温阳精神。神道也是,神道,就是神灵通行的道路,也就是说这个穴位是神出入的地方。一个人神不守舍、心神不宁,那么我们可以采用这个穴位,把神引回来。治疗的方法可以点穴、艾灸或者刺络放血。

6

大椎穴

大椎穴,定位:第七颈椎棘突下,约与肩相平。大椎穴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之所以叫大椎,因为第七颈椎的骨性标志最明显,我们可以在脖子后面摸到最突出最大的骨头,这个骨头下面,就是我们的大椎穴。大椎穴,是诸阳之会,是十二经络里面,阳脉,尤其手三阳脉汇集的地方;而且,这个穴位在脖子后面,我们最容易晒到太阳的地方。因此,这个穴位阳气最足。临床上我们常常用来治疗外感,咳嗽。对于风寒感冒,我们可以采用艾条灸、热敏灸或者艾箱灸;对于风热感冒,我们可以采用刺络放血,或者局部游走灌祛风解表。而且平时,我们也可以多晒晒太阳,晒大椎穴来补充我们人体的阳气,也是一种养生保健的办法。但是记住不要晒太阳晒过量了,要适当,避免阳光对皮肤等的伤害。此外,大椎穴也可以用来临床上诊疗人体体质。一般来说,如果大椎穴局部的皮肤比较厚,脂肪比较多的人,我们说这类人阳气比较虚。因为大椎在颈项部后面,我们之前讲风池穴的时候说过,脖子后面是最容易受风邪,尤其风寒邪气的地方。如果大椎穴阳气不足,不能够抵抗风邪,那么它就会反射性第增加局部皮肤的厚度或者脂肪的堆积。就如我们人冷了,要多穿一件衣服一样。所以我们可以观察一下,大椎穴局部脂肪丰厚的人,一般体质稍微差一些,比较容易感冒、怕冷。

7

上星穴

上星穴,定位:在头部正中线上,前发际线上1寸。看命名,穴位在上,所以,名为上;星,是根据穴位的功效来命名的。中医把五官七窍,比如天上的北斗七星。这个穴位叫星,就暗示了这个穴位可以治疗我们头面七窍的疾病。而督脉是通行于鼻子的。所以这个穴位通七窍,首先最大功效就是通鼻窍。对于过敏性鼻炎、或者感冒鼻塞,我们可以采用灸上星去治疗。方便一点的,我们可以用艾条灸;如果要见效快一点,可以借用百会压灸的办法,采用上星穴压灸,一般3-5壮,以艾灸的热量能够通达鼻窍为佳。

8

水沟穴

水沟穴,定位:人中沟上1/3与下2/3交点处。说水沟穴可能大家不熟悉,如果说这就是人中穴,大家估计会了解一点。这个穴位是急救常用穴位,这个就不用多讲了,很多人都知道,有人昏迷了,都会掐一下人中去促醒。我这里就讲一下为什么这个穴位叫人中。我们看,这个穴位上面是鼻子,下面是嘴。鼻子吸的,我们之前说过,是天气,是清气,属于天;嘴巴是吃东西的,给脾胃输送物质的,属于地。那么在天地之间的,就是我们人类,处于天地之间,所以这个穴位叫人中,代表了我们人。那么昏迷为什么常常用这个穴位?因为要刺激这个穴位,使天地之气交泰。我们说天地之气交感化合,才有我们人类。

9

龈交穴

督脉上的最后一个穴位,龈交穴,定位:上唇系带与齿龈相接处。这个穴位之所以提一下,是因为比较有趣。因为这个穴位能够治疗痔疮,而且对于一些痔疮的病人,可以在这个穴位上看到一些增生的小囊,象系带上面挂着一些小葡萄一样。用这个穴位治疗痔疮,我们就是要找到这些小囊,用针去点刺。听说疗效还不错,不过我还没有临床应用过,提出来就当大家了解一下有这样一个说法。至于为什么可以治疗痔疮,我就不详细说,大家就按照“上下对应”原则脑补一下。

那么今晚的课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的收听!谢谢大家!下节课我们讲任脉!

如听音频资料,请







































根治白癜风时间多久
白癜风起因是什么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jt.com/wadzz/9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