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正确认识肛门发出的危险信号

专家解读便血

医院五疗区

副主任医师:季成春

便血是指血液从肛门排出,粪便颜色呈鲜红、暗红或柏油样(黑便)。便血只是一个症状,不是一种疾病,严格讲消化道任何部位出血,都可引起便血,如口腔、胆道、胃肠道及肛门。但便血多见于下消化道出血,如结、直肠及肛门病变。那么我们一旦出现便血可能是得了什么病呢?

下面我们分别从便血的不同特点及伴随症状进行认识这一危险信号的含意。

1便鲜血

便鲜血多为急性出血,血液流出血管后很短时间就经肛门随粪便排出,或便后直接流出。流出的血液外观类似外伤出血,时间稍久后可以凝固成血块。

(1)内痔各期内痔均可引起便时或便后出鲜红色血,一般为粪便或便纸染鲜血,严重可出现便后滴血,喷血,无痛,间断或反复发作。

(2)直肠息肉为无痛性大便出鲜血,儿童多见。排便时出血,排便结束后停止,量多少不等,一般血液不与粪便相混。低位直肠息肉便后可脱出肛门外。

(3)肛裂出血方式为粪便表面一侧附有血迹,不与粪便相混,或仅有便纸染血,出血较多的患者可有便后滴血。其明显的特点是伴有便时及便后肛门撕裂或刀割样剧烈疼痛,便后疼痛可持续几十分钟或几小时不等。

(4)外痔一般不易出血,炎性外痔或血栓外痔破溃后可出现肛门流血,与排便无关,肛门处有肿物,疼痛,表面可见皮肤溃口。

(5)肛管癌便时出鲜血,肛门有坚硬的肿块,早期可能无痛,晚期可有疼痛。

(6)肛门外伤或肛门异物如意外尖锐物体刺入肛门或吞入鱼刺、枣核、贝壳等异物卡在肛门口时,可引起疼痛、便带鲜血,如感染可有脓血。

2脓血或粘液血便

即排出的粪便中既有脓(黏)液,也有血液。脓(黏)液血便是指粪便与粘液脓血混合一起排出。常见以下疾病:

(1)直肠癌血色较新鲜或暗红色,粪便中可有黏液,往往血液、黏液、粪便同时存在,互相粘染,而不完全混合。可伴有大便形状及排便习惯改变及明显的直肠刺激症状,便次增多,里急后重。

(2)结肠癌随病程延长逐渐出现大便出血,多为含有脓液或黏液的血便,血色较暗,可与粪便相混。

(3)非特异性炎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发作时常有黏液便或脓血便,粪便与粘液、脓血完全混合,同时伴有左下腹痛或下腹疼痛,每日可便数次至十数次。

(4)肛门周围脓肿破溃常有肛门内或肛旁溃口流脓血,与排便无关,可伴有明显的疼痛及发热等症状。

(5)肠道感染性疾病可有粘液脓血便,伴有明显的里急后重,发热及乏力,如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病等,通过粪便查找病原体明确诊断。

科室--

版权所有:医院医院肛门科五病区

运营支持:沈阳微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Tel:









































北京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治疗白癜风效果怎么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jt.com/ways/1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