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关节炎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科普知识
骨关节炎骨关节炎在临床上,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二类:
)原发性骨关节炎,是指用目前所有的检查方法查不出病因的骨关节炎,通常所指的骨关节炎属于这一类。
2)继发性骨关节炎是指在其它各种病因或疾病的基础上引发的病变,如创伤、类风湿性关节炎、神经及内分泌疾病等。这一类骨关节炎的病变比较局限,不伴发“赫伯登结节”。反复使关节劳损的人群是患骨关节炎的高危人群,如铸造工人、矿工和公共汽车司机等,但是进行长跑锻炼的人却不是患本病的高危人群。肥胖是造成骨关节炎的主要因素,但目前证据尚不充分。
常见部位及特点
.手:指间关节最常受累,尤其是远端指间关节。肿痛和压痛不太明显亦很少影响关节活动。特点性改变成在指关节背面的内外侧,出现骨性增生而构成硬结节,位于远端指肩关节的结节称为Heberden结节,位于近端指肩关节称为Bouchard结节。这类结节发展很慢。只有少数患者终究会出现远指关节的屈曲或外斜畸形。当第一腕掌关节受累而有骨质增生时就构成“方”形手,这类畸形在中国人中少见。
2.膝:膝关节痛是本病患者就诊常见的主诉。其初期症状为上下楼梯时的疼痛,尤其是下楼时为甚,呈单侧或双侧交替出现,是出现关节肿大,多因骨性肥大造成,也可关节腔积液。出现滑膜肥厚的很少见。严重者出现膝内翻畸形。
3.髋:表现为大粗隆、臀外侧、腹股沟等部位疼痛,可放射至膝。髋的内旋和伸直活动受限。我国人群中产生髋的骨性关节炎者较白种人为少。
4.足:第一趾关节是病变出现的常见部位。穿紧足鞋和反复外伤是其病因。症状为局部疼痛、骨性肥大和拇外翻。
5.脊柱:椎体、椎间盘、骨突关节的退性性病变引发颈、腰段椎体的病变。局部出现疼痛、僵硬。少数严重者因椎体缘的唇样增生和骨骜压迫局部神经根、脊髓或局部血管而出现各种放射性痛或神经系症状。
医治:
非甾体类药物(NSAIDs)是目前临床上最经常使用的,包括布洛芬(芬必得)、双氯芬酸(扶他林)、美洛昔康(莫比可)、奈丁美酮(瑞力芬)等。它们疗效确切,但副作用也比较明显,比如消化道不良反应、肾功能伤害等。特异性环氧酶-2抑制剂(西乐葆等)与前面几种药相比更加安全,但老年人及心血管病患者都应谨慎使用。另外,人们经常使用的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唯一解热镇痛作用,几无抗炎作用,肾毒性低,胃肠道不良反应小,也是急慢性疼痛医治的重要药物。
神经阻滞疗法,分为关节腔外部阻滞和关节腔内部阻滞,关节腔外部软组织的医治可以消除粘连,恢复正常的组织活动。关节腔内部注射透明质酸钠,可以增加关节滑液的润滑功能,营养关节软骨,增进关节软骨的修复。每周注射次,每次30毫克,5次为1疗程。
其他医治内容很多,包括患者的健康教育、自我训练、减肥、有氧操、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训练、助行工具的使用、膝内翻的楔行鞋垫、职业医治及关节保护、日常生活的辅助设施等等。
骨关节炎症状十分严重、药物医治无效的,且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可应当斟酌手术干预。
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关节和关节周围组织非化脓性炎症为主的人身性疾病,常伴关节外病症状,故称类风湿病。关节腔滑膜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肉芽肿构成,软骨及骨组织破坏,最后关节强直及功能障碍。多侵犯小关节,如手、足及腕关节等,常为对称性,呈慢性经过,可有暂时性减缓,由于多系统伤害,血清中可查到自身抗体,故认为本病是本身性疾病。病发年龄多在20~40岁。女性多于男性。
病变多呈对称性,常侵及掌指关节、腕关节、肩关节、趾间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关节红、肿、热、痛、活动障碍。
其他症状:起病缓慢,多先有几周到几个月的疲倦无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痹刺痛等先驱症状。
.关节症状:晨僵是关节的第一个症状,常在关节疼痛前出现。关节僵硬开始活动时疼痛不适,关节活动增多则晨僵减轻或消失。关节晨僵凌晨明显,午后减轻。
2.关节外表现:是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表现的一部分或是其并发症。本病的关节病变可以致残,但不会致死。而关节外表现常是本病致死的缘由。
()类风湿结节:见于5~20%的患者,多见于前臂常受压的伸侧面,如尺侧及鹰嘴处。在皮下摸到软性无定形活动小结或固定于骨膜的橡皮样小结。血清类风湿因子强阳性者皮下类风湿结节更常见。
(2)类风湿性血管炎:类风湿性血管炎是本病的基本病变,除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外,全身其它处都可产生血管炎。表现为远端血管炎,皮肤溃疡,周围神经病变,心包炎,内脏动脉炎如心、肺、肠道、脾、胰、肾、淋巴结及睾丸等。
(3)类风湿性心脏病:心脏受累、心肌、瓣膜环或主动脉根部类风湿性肉芽肿构成,或心肌、心内膜及瓣环淋巴细胞浸润或纤维化等。
(4)类风湿性肺病:慢性纤维性肺炎较常见,肺小血管产生纤维蛋白样坏死及单核细胞浸润,发热、呼吸困难、咳嗽及胸痛。
(5)肾脏伤害。
(6)眼部表现:葡萄膜炎是幼年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病变,成人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引发角膜炎。
(7)Felty综合征:是一种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常引发脾脏肿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清类风湿因子阳性率高,抗核抗体阳性。
(8)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侵犯泪腺和大小唾液腺等,致使腺体破坏和分泌减少或缺少,临床表现以眼和口腔粘膜为主的干燥症群。
(9)消化道伤害。
类风湿性关节炎至今还没有殊效疗法,仍停留于对炎症及后遗症的医治,采取综合医治,多数患者均能得到一定的疗效。现行医治的目的在于:①控制关节及其它组织的炎症,减缓症状;②保持关节功能和避免畸形;③修复受损关节以减轻疼痛和恢复功能。
一般疗法发热关节肿痛、全身症状者应卧床休息,至症状基本消失为止。待病情改良两周后应逐步增加活动,以避免过久的卧床致使关节废用,乃至增进关节强直。饮食中蛋白质和各种维生素要充足,贫血显著者可予小量输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体炎等在病人健康情况允许下,尽早摘除。
药物医治主要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金制剂、青霉胺、氯喹、左旋咪唑、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雷公藤等。理疗采取ZZ-2锦兴牌紫外线医治仪照耀可治愈。目的在于用热疗以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使肌肉松弛,到达消炎、去肿和镇痛作用,同时采取锻炼以保持和促进关节功能。理疗方法有以下数种:热水袋、热浴、蜡浴、红外线等。理疗后同时配已推拿,以改进局部循环,松弛肌肉痉挛。
锻炼的目的是保存关节的活动功能,加强肌肉的气力和耐力。在急性期症状减缓消弱后,只要患者可以耐受,便要初期有规律地作主动或被动的关节锻炼活动。
外科医治以往一直认为外科手术只适用于晚期畸形病例。目前对唯一~2个关节受损较重、经水杨酸盐类医治无效者可试用初期滑膜切除术。后期病变静止,关节有明显畸形病例可行截骨改正术,关节强直或破坏可作关节成形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负重关节可作关节融会术等。
一般说来初期即予积极的综合性医治,恢复大多较好。起病急的优于起病缓者,男性较女性为好,仅累及少数关节而全身症状轻微者,或累及关节不属对称散布者,常常病程短暂,约有0%~20%患者因医治不及时而成残废。本病不直接引发死亡,但严重晚期病例可死于继发感染。
内容来自中国医学会疼痛学分会站
得了白癜风怎么办白癜风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