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确认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有疗效

2月1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医疗救治工作进展情况。

发布会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孙燕荣表示,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有疗效,并推荐尽快将其纳入新一版的诊疗指南(第六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介绍,清肺排毒汤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救治前景。

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有疗效

孙燕荣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针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药物研发一直遵守老药新用的攻关思路开展。她介绍说:“科研攻关组组织全国科技力量,层层筛选,磷酸氯喹这样一个名副其实的老药出现在我们面前,也为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

她表示,磷酸氯喹是抗疟药,已在临床上用了70多年。既往的研究已经非常明确提示它不仅仅具有抗疟作用还有广谱的抗病毒作用,另外还有免疫调节作用。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药用于广泛人群治疗的安全性是可控的。

基于前期开展的临床研究结果,可以明确磷酸氯喹治疗新冠肺炎具有疗效,基于当前临床救治的迫切需求,专家一致推荐应尽快将磷酸氯喹纳入到新一版的诊疗指南,扩大临床适用范围。

磷酸氯喹是个什么药?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救命的药物怎么样了,病人何时能够用上?

对此,科技部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张新民此前指出,研发有效的临床救治药物,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是当前应急攻关的重中之重。科研攻关组成立以来,组织全国优秀的科研团队,利用计算机模拟筛选、体外酶活性测试等方法对七万多个药品或化合物进行筛选,遴选出五千个可能有效的候选药物,在普通冠状病毒感染的细胞水平上进行初筛,之后选定了个左右的药物在体内开展新型冠状病毒的活性实验。

张新民说,在多轮筛选的基础上,科研攻关组聚焦到少数几个药品,磷酸氯喹、伦地西韦、法匹拉韦等一批药物先后开展临床试验,目前部分药物已初步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

张新民介绍称,磷酸氯喹是一种上市多年的抗疟药物,体外实验显示对新冠病毒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因为它是一个上市药物,安全性有一定保障,目前正在北京、医院开展临床研究,累计入组患者超过例。

近期,湖南省也将启动磷酸氯喹的多中心临床试验。临床结果初步显示,磷酸氯喹对新冠肺炎有一定的诊疗效果。

关于氯喹的详细情况说明

氯喹的抗新冠病毒的机制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与人细胞表面上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结合,然后侵入人体细胞。1、氯喹可通过抑制冠状病毒与人体细胞ACE2受体的结合,抑制病毒的侵入。2、氯喹是一种碱性化合物,可提高内体pH值,能阻断冠状病毒、逆转录病毒等pH依赖性病毒的复制。3、氯喹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减少免疫病理性损伤氯喹可抑制TNF-α和IL-6的产生和释放,已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的治疗。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中后期,TNF-α和IL-6浓度和疾病的严重性相关,因此氯喹的抗炎作用也可减少免疫病理性损伤。警惕氯喹不良反应氯喹的常见不良反应是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腹泻、各种皮疹等。1、心脏骤停是氯喹的最严重不良反应。氯喹的心脏毒性与血药浓度有关。≥20mg/kg/日即可引起毒性反应,≥30mg/kg/日可以致死。西咪替丁可抑制氯喹的代谢,增加氯喹的血药浓度。氯喹与莫西沙星、阿奇霉素、胺碘酮、地高辛等可致心律失常的药物合用,增加心律失常风险。2、眼部病变是氯喹的最主要的不良反应。氯喹可以由泪腺分泌,并由角膜吸收,在角膜上出现弥漫性白色颗粒,停药后可以消失。长期服用或大剂量服用,氯喹可致视网膜轻度水肿和色素聚集,出现暗点,影响视力,而且常为不可逆。特别提醒:蚕豆病患者禁用氯喹,否则可引起溶血性贫血。氯喹可损害听力,可引起小儿先天性耳聋、智力迟钝等,孕妇禁用。另外临床中还会用到羟氯喹,疗效虽然降低,但是相应的毒副作用也会减轻。查看这两个药品说明书,可以下载用药参考APP,长按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dnjt.com/wadzz/12811.html